第66章 德国采访记

关灯
9日的意大利大奖赛到16日的比利时大奖赛之间有一周空档,但由于F1周末的特殊性——周五赛车正式上场前,就需要应对媒体采访、团队会议等一系列事务,所以我必须在周三下午前抵达斯帕。

     那么,这几天该怎么安排? 答案是去两国之间的城市。

     于是周一,我出现在德国斯图加特,为德国电视二台(ZDF)录制赛前专访。

     作为威廉姆斯车队首位华裔车手,也是当下F1围场唯一的中国面孔,我的参与本身就充满话题性。

     尤其在德国媒体眼中,这位“在摩纳哥长大的中国小子”身上,交织着地中海阳光与东方神秘感——这正是他们在比利时大奖赛前急需的吸睛内容。

     向车队发邮件获批后,我穿着威廉姆斯队服,和我的公关负责人玛丽安娜?彼得罗娃一起走在电视台演播室的走廊里。

     “他们知道我不会说德语吧?”当玛丽安娜和我即将穿过双开门进入演播室时,我有点紧张地问。

     “采访用英语进行,后期会加德语字幕播出。

    ”车队为我雇的这位女士专业地回答。

     尽管我的问题确实有点多余,毕竟专业媒体不会连语言沟通都考虑不周,但初到异国演播室的忐忑,还是让我忍不住多问一句。

     走进演播室,德国人立刻安排我坐在摄像机前的凳子上,采访者坐在旁边一把小导演椅上,场景像极了老好莱坞电影。

     “那么,先从一些有趣的小问题开始,让大家了解你。

    准备好了吗张骋?” 那人盘腿坐着,腿上放着笔记本,鼻梁上架着小眼镜。

     我点头,他向摄像机示意,录制开始。

     按照指示,我把目光聚焦在玛丽安娜身上——这样像是在看着观众,又不用直接盯着镜头。

    “最喜欢的F1车队?” “威廉姆斯。

    ”这个答案早已烂熟于心,但每次说出时仍带着热意。

     他们笑了,仿佛在说“当然选自己的车队”。

     “说真的,我心中有三支顶级车队:法拉利、迈凯伦和威廉姆斯。

    论历史底蕴,它们是现存车队中最深厚的,拿的冠军最多,还见证了莲花、布拉汉姆等老牌车队的兴衰。

    我都喜欢,但威廉姆斯给了我机会,这一点,我永远感激。

    ” “好的,这个理由很充分。

    ”采访者接着问,“有史以来最喜欢的车手?” “塞纳。

    他在我出生时就是冠军,也为威廉姆斯效力过。

    ”我尽量不去想塞纳的悲剧结局,而是专注于他在我出生时已是世界最佳车手,也是我小时候在摩纳哥接触卡丁车的主要灵感来源。

     不过,我不确定他是否真的对我的驾驶风格影响最大,塞纳激进、不妥协,天赋速度惊人,而我不完全是这样。

     别误会,我在赛道上不软弱,但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