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余烬之滩的薪火 shuhaige.net

关灯
共生号穿过靛蓝色的雾霭时,橙黄色的光像融化的蜜,漫过舷窗。

    沈翊调整舷窗滤镜,才看清这片星域的轮廓——不是固态的陆地,而是一片流动的“余烬之滩”。

     滩上的“沙粒”比星尘更细腻,每一粒都裹着层暖光,像刚熄灭的火堆里未散的余温。

    沙粒流动时发出细碎的声响,凑近听,竟像是无数微弱的叹息,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

    林默的逆鳞轻颤,鳞面映出沙粒深处的影子:那些影子忽聚忽散,有时凝成孩童的轮廓,有时化作星树的枝丫,最终又散开成沙,融入滩涂——这是“烬语者”,余烬之滩的原住民。

     “他们的存在与‘告别’共生。

    ”林默的念火晶泛起浅红,与最近的一簇沙粒共鸣,“沙粒是他们承载的‘已消逝之物’的记忆,暖光是‘未消散的情感’。

    每一次聚形,都是在与过去重逢;每一次散成沙,都是在与过去告别。

    ” 沈翊的探测仪显示,沙粒的密度极不稳定:有的区域沙粒稀疏如薄雾,几乎要被橙黄色的光吹散,仪器标注为“余烬风化”;有的区域沙粒凝结成半透明的硬块,表面布满裂纹,标注为“执念结晶”。

    她放大一块结晶的影像,里面嵌着重复的画面:一棵星树在灾变中燃烧,灰烬落了一遍又一遍,而结晶的烬语者始终凝在原地,不肯散开——他困在“不愿告别”的执念里,沙粒失去了流动的生机。

     “风化的在刻意遗忘告别,以为淡了就不痛;结晶的在拼命抓住告别,以为攥紧了就不会失去。

    ”林默拾起一捧流动的沙粒,沙粒从指缝漏出时,映出片短瞬的光:画面里,早期的烬语者曾因害怕告别,将所有记忆沙粒凝成永恒的雕塑,结果雕塑在时光里开裂,沙粒连同情感一起僵死;也曾因恐惧重逢的痛,将沙粒扬成星尘,结果连“曾存在过”的痕迹都淡了——沙粒上沾着半行模糊的刻痕:“告别不是终章,是故事换了页写。

    ” 飞船在滩涂滑行时,沈翊发现滩中央立着块“薪火石”。

    石头通体泛红,像块烧透的火炭,表面有蜂窝状的孔洞,孔洞里不断渗出细碎的火星,落在沙粒上,能让即将风化的沙粒重聚微光,也能让僵硬的结晶裂开细缝,释放出流动的沙。

    石上刻着烬语者的古老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