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勋章与烙印

关灯
吴明德案的余波,像夏日的闷雷,在看似平静的天空下持续滚动。

    表彰没有立即到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更为细致、甚至称得上严苛的内部审查与谈话。

     李振邦被要求再次详细书面陈述从发现线索到参与抓捕的全过程,每一个细节,特别是他如何推断出电台位置、以及制服吴明德时使用的“特殊技巧”,都需反复说明。

    张所长私下找他谈了一次,语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肃:“振邦,你的功劳,组织上记着。

    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对于立功人员的审查尤其慎重,特别是……你的一些能力,超出了普通民警的范畴。

    这是必要的程序,你要正确理解,耐心配合。

    ” 李振邦心中了然。

    他带来的“未来”印记,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刺破迷雾,也容易划伤自己。

    他收敛心神,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比以往更加勤恳地核对户口、调解纠纷,仿佛那场惊心动魄的抓捕从未发生。

    他需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的“不同”,只会用于为人民服务。

     日子在一种外松内紧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弄堂里的梧桐树叶从嫩绿变为深绿,知了声嘶力竭地宣告着盛夏的来临。

    居民们渐渐从“特务就住在隔壁”的震惊中恢复,重新被柴米油盐的日常所包裹,只是茶余饭后,多了几分谈资,也对身边这位沉默寡言、却眼神锐利的年轻警察,多了几分真切的信赖。

     一个月后,分局的通知终于下来了。

    没有盛大的表彰大会,一切从简。

    张所长从分局开会回来,在派出所的晨会上,当着全体民警的面,宣读了一份分局的嘉奖令。

     “……民警赵大勇、李振邦同志,在对敌斗争中立场坚定,机智勇敢,密切配合,成功破获潜伏敌特电台一部,抓获特务一名,为维护社会治安、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作出了突出贡献。

    经研究决定,给予赵大勇同志记个人三等功一次,给予李振邦同志通令嘉奖一次……” 掌声在小小的院子里响起,不算热烈,却充满真诚。

    老赵黝黑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些许腼腆的笑容,搓着手,连说“没啥,没啥”。

    李振邦则感到一种沉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