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旧钟表摊

关灯
肯定成了惊弓之鸟,他会急于了解情况,判断自己是否暴露,也可能需要启用新的联络渠道。

    这个钟表摊,如果真有问题,现在就是它最可能活跃的时候。

    ” 接下来的几天,李振邦的工作内容悄然发生了变化。

    陈科长开始让他参与一些更核心的信息整理,比如筛选近期全市范围内发生的、可能与敌特活动相关的零星报告——盗窃案、失踪案、火灾、甚至是一些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和邻里纠纷,从中寻找可能与“老爷”或钟表摊存在关联的异常模式。

    这是一种大海捞针式的工作,极度考验耐心和洞察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李振邦察觉到,分局对那个旧钟表摊的监控已经全面升级。

    他虽然不再直接参与外勤,但从陈科长偶尔透露的片言只语和进出分局的那些陌生面孔中,他能感觉到一张无形的网正以那个摊位为中心,悄悄收紧。

    监控是全天候、多角度的,不仅监视胡老头本人,也监视每一个接近摊位的人。

     然而,胡老头的生活轨迹依旧规律得像个钟摆。

    白天出摊,埋头修理,很少与顾客多言。

    天黑收摊,回到附近一处简陋的平房,深居简出。

    没有访客,没有异常通讯,甚至连买菜都是固定去同一个菜摊。

    这种过分的正常,反而让所有参与行动的人员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

     就在这种僵持中,一条看似无关的信息引起了李振邦的注意。

    一份来自邮电系统的协查通报提到,近期发现有可疑无线电信号在夜间短暂出现,信号源大致指向闸北区方向,但无法精确定位,信号内容也无法破译。

    通报将此列为一般性情况备案,并未引起太大重视。

     但李振邦立刻将这条信息与旧钟表摊联系了起来。

    修钟表、收音机……具备无线电知识!夜间出现的可疑信号!这难道是巧合? 他立刻将这份通报和自己标注了钟表摊位置的地图一起呈送给陈科长。

    陈科长盯着地图和通报,久久不语,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看来,”陈科长终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果决的光芒,“我们需要给这只老钟表,上点发条了。

    ”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沪上警事: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