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冰河暗影

关灯
与“老猎人”那次短暂如星火般的接触后,李振邦的心境悄然发生了变化。

    那份蚀骨的孤独感虽未消散,却被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所取代。

    他知道自己并非孤军奋战,在这片看似被世界遗忘的冰封之境,有一双经验丰富的眼睛在暗中注视、引导。

    他必须更加谨慎,也更需主动,像一颗被投入静水的石子,要激起涟漪,却不能惊动水底潜藏的猎食者。

     他的首要目标,锁定在了那个赶爬犁的皮货商——张金宝身上。

    此人是屯子里与外界联系最频繁、行动也最自由的一个,符合“交通线”枢纽的特征。

    李振邦开始有意识地、不露痕迹地收集关于张金宝的一切信息。

     他利用“林业技术员”身份的便利,以熟悉周边山林资源为借口,经常在屯子口、合作社附近“溜达”。

    时机都选在张金宝可能出门或归来的时段。

    他不再试图与人攀谈,而是像一个沉默的观察者,倚靠着木桩,或是假装研究光秃秃的树干,眼角的余光却时刻捕捉着张金宝的动向。

     几次观察下来,他基本摸清了张金宝的规律:大约每七天左右,他会赶着爬犁出屯一次,方向是往西,通往几十里外的区里乃至更远的边境口岸。

    出门时,爬犁上通常只垫着些干草,盖着破毡布,看似空载。

    而归来的时间则不固定,有时隔天就回,有时要三四天。

    回来时,毡布下往往会显得沉甸甸,但具体是什么货物,无从得知。

     李振邦注意到一个细节:张金宝每次归来,并不会立刻将货物卸到合作社或自己家,而是往往先将爬犁赶到屯子最东头、靠近河岸的一个废弃的旧磨坊里停留一阵,然后再空着爬犁出来。

    那个旧磨坊,四面漏风,早已废弃多年,平时根本无人靠近。

     这个旧磨坊,极有可能是一个临时中转或藏匿点! 这个发现让李振邦精神一振。

    但他不敢贸然靠近探查,那里地势开阔,缺乏遮蔽,任何陌生人的接近都可能打草惊蛇。

    他需要等待一个更安全的机会,或者,另辟蹊径。

     机会来自一个寒冷的清晨。

    张金宝的爬犁再一次吱吱呀呀地驶出了屯子,看方向又是往西。

    李振邦像往常一样,在合作社附近“活动”。

    这一次,他没有停留太久,估摸张金宝走远后,他迅速返回林业站,对站长说要去附近山上看看落叶松的生长情况,可能需要大半天时间。

     这是一个合理的借口。

    带上简单的干粮和一个军用水壶,李振邦一头扎进了屯子南面的山林。

    他的目标,并非真正的落叶松,而是想借助山林的掩护,绕到屯子西面,尝试远远地跟踪张金宝的爬犁,看他究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