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麦香漫镇时

关灯
入夏后的北境,日头渐渐烈了起来,黑石镇南边的田野里,粟苗已长到半人高,绿油油的叶片在风中舒展,远远望去像一片起伏的绿浪。

    林越每天清晨都会绕着田地走一圈,看着粟穗从青涩逐渐变得饱满,心里也跟着踏实——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亲手参与种下的第一茬庄稼,关乎着全镇一千多人的生计。

     七月中旬,田里的粟穗开始泛黄,空气中渐渐弥漫开淡淡的麦香。

    镇里的村民们也忙碌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在收拾镰刀、编织麦筐,准备迎接丰收。

    林越提前召集各村村长,在巡检司衙门开了“秋收筹备会”,把收割、打谷、晾晒的活儿安排得明明白白:青壮负责下田收割,妇女们负责捡拾掉落的粟穗,老人和孩子则在晒谷场帮忙晾晒,联防队员们轮流在田间巡逻,防止有人偷抢粮食。

     “今年的粟穗比往年饱满,估摸着一亩地能多收两斗粮。

    ”赵衡拿着账本,跟林越核算着收成,“两千亩新垦的荒地加上原有耕地,总共能收五千多斗粟米,除去百姓自家留用的,镇里的粮库至少能存下两千斗,足够应对冬天的消耗了。

    ”林越点了点头,又嘱咐道:“收割的时候记得留些稻茬,打碎了能当肥料;晒谷场要提前打扫干净,再铺上竹席,别让粮食沾了泥土。

    ” 秋收的第一天,天还没亮,田埂上就挤满了人。

    随着林越一声“开始收割”,村民们纷纷拿起镰刀,弯下腰在田里忙碌起来。

    牛大力力气大,一把镰刀舞得飞快,割下的粟穗整齐地堆在身后,不一会儿就割出了一片空地;马强则带着几个巡逻队员,骑着马在田埂上穿梭,时不时帮着老人把装满粟穗的筐子搬到牛车上。

     林越也没闲着,他拿着镰刀,跟着村民们一起下田收割。

    虽然动作不如老农户熟练,但也有模有样。

    割了一会儿,他直起身捶了捶腰,就看到张阿婆提着一个竹篮走了过来,里面装着解暑的绿豆汤和刚蒸好的玉米。

    “村长,快歇歇,喝碗绿豆汤解解暑。

    ”张阿婆把碗递到林越手里,又笑着说,“你看这粟穗多饱满,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等收完粮,我再跟你提李姑娘的事,你可别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