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破刁难显实力,改革立威

关灯
大理寺后院的晨光刚漫过青砖院墙,就被议事堂里的沉郁气氛压得黯淡了几分。

     萧烬鸿坐在主位上,指尖轻轻叩击着案上的公文,目光扫过下方垂首不语的衙役们。

    自推行改革以来,“痕迹检验房”的设备采购屡屡碰壁,守旧派的大理寺丞刘蓉以“国库拨款未到”“匠人不懂刑狱器具”为由,硬生生拖了十日,导致新分的侦查组连提取脚印的基础工具都没有。

     “刘丞,”萧烬鸿的声音清冷如冰,打破了堂内的寂静,“昨日你说已联系好城南木匠铺打造工具,今日为何仍无动静?” 刘蓉抬眸,脸上带着几分故作恭敬的疏离,躬身道:“回侍郎大人,那木匠铺掌柜说,您要的‘石膏模具’‘放大镜’从未听过,不敢轻易动工。

    况且国库的拨款迟迟未下,属下也不好强逼匠人垫资,免得落人口实,说您滥用职权欺压百姓。

    ” 这话里的挑拨之意再明显不过。

    堂下的衙役们纷纷低头,不敢作声——刘蓉是前朝老臣之女,在大理寺任职多年,根基深厚,此前原主在位时,对她也是多有忍让。

    如今萧烬鸿虽晋升刑部侍郎,兼管大理寺,但刘蓉仗着资历,仍敢暗中刁难。

     萧烬鸿放下公文,起身走到堂中,目光扫过众人:“打造工具无需等国库拨款,本卿自掏腰包便可。

    至于木匠不懂器具样式,那便由本卿亲自绘图,亲自指导。

    ” 刘蓉眼中闪过一丝讥讽,却仍装作诚恳的模样:“大人一片苦心,属下佩服。

    只是这些新奇玩意儿,怕是中看不中用。

    我大理寺办案向来靠经验与口供,哪用得着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若是耽误了查案,恐难向陛下交代啊。

    ” “经验与口供固然重要,但证据才是断案的根本。

    ”萧烬鸿语气坚定,“前日城西的‘杂货铺失窃案’,现场只留下一枚模糊的脚印,因无法提取,至今未能锁定嫌疑人。

    若有石膏模具,便能将脚印完整保留,再结合脚印的大小、深浅排查,破案便多了几分把握。

    ” 她顿了顿,看向刘蓉:“刘丞若觉得这些工具无用,不如我们打个赌。

    三日内,本卿用自制的工具,破了这桩失窃案。

    若是成功,你便需全力配合改革,不得再从中作梗;若是失败,本卿便暂停改革,听凭你处置,如何?” 刘蓉没想到萧烬鸿竟如此干脆,心中虽有些意外,却也暗自得意——那桩失窃案已拖了半月,现场痕迹早已模糊,她不信萧烬鸿能凭几个“新奇工具”破案。

    当下便应道:“好!属下就依大人所言,若大人三日内破案,属下今后必全力配合改革!” 赌约既定,萧烬鸿立刻行动起来。

    她让人取来笔墨纸砚,凭借现代刑侦知识,详细绘制出石膏模具的制作图纸:将熟石膏与水按比例混合,倒入铺有纱布的木框中,待凝固后便可用于提取脚印;又绘制出放大镜的图纸——用透明水晶打磨成圆形镜片,镶嵌在木质镜柄上,用于观察细微痕迹。

     图纸画好后,萧烬鸿带着青禾直奔城南木匠铺。

    掌柜的见是刑部侍郎亲自前来,不敢怠慢,接过图纸仔细查看,却仍面露难色:“大人,这‘石膏模具’还好说,可这‘放大镜’的镜片,小的实在不知如何打磨,寻常水晶透明度不够,怕是达不到大人的要求。

    ” 萧烬鸿早有准备,从怀中取出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石——这是此前女皇赏赐的珍宝,她特意让人切割成小块,用于制作镜片。

    “用这块水晶打磨,若有任何损耗,本卿一力承担。

    ” 掌柜的见水晶石质地优良,终于点头应允:“请大人放心,小的定尽全力打磨,明日午时前必给大人答复。

    ” 回到大理寺时,苏慕言已将“杂货铺失窃案”的卷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