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新技兴货殖 海疆启波澜

关灯
励民间的发明创造。

     紧接着,朱由检将目光投向了南方,那片富庶却也是财税难题根源的土地。

     “刘爱卿,李爱卿,” 他看向两位阁臣,“河南卢象升清丈田亩、试行新法,虽有阻力,然已初见成效。

    可见,革除积弊,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江南乃财赋重地,然官绅优免过滥,投献成风,国库所得,十不存五。

    长此以往,非国家之福。

    ” 李邦华与刘鸿训闻言,神色皆是一凛。

     他们知道,陛下这是要将改革的刀子,挥向最难啃的骨头了。

     “朕意,择南直隶松江府、浙江嘉兴府两地,秘密试行‘摊丁入亩’与‘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此事非同小可,需派一刚正果敢、熟知民情之重臣前往督责。

    ” 朱由检的声音带着决绝。

    他知道这必然触动江南士绅集团的逆鳞,但在边患日亟的当下,他必须冒险一搏,扩大税基。

     “陛下……此事牵涉甚广,恐激起江南士林反弹……”刘鸿训面露忧色。

     “朕知道!” 朱由检打断他,“故而需秘密进行,徐徐图之。

    先以清丈田亩为名,摸清底数,再行新法。

    ” “人选……朕看原应天巡抚,现挂冠在家的李代民可当此任。

    着其即刻起复,为钦差,总督南直隶、浙江清丈田亩、试行新法事,赐密旨,许其临机专断之权!” 他选择了一位并非东林核心、且忠诚度较高的能臣,以期减少阻力。

     安排完江南这步险棋,朱由检最后将目光投向了浩瀚的海洋。

     “毕爱卿,东南海疆,市舶司现状如何?岁入几何?” 毕自严略一思索,奏道:“回陛下,福建月港虽开海禁,然管理混乱,走私猖獗,加之红毛番与海盗郑芝龙等势力盘踞,朝廷所得关税,实不及海上贸易利润之十一。

    ” “十一?”朱由检冷哼一声,“万里海疆,岂容他人酣睡?巨利之源,岂可拱手让人?” 他站起身来,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向东南沿海:“传旨,于福建泉州、浙江宁波,设‘皇家海事局’,直属内帑,与市舶司并行而权在其上!” “招募沿海熟知水性之良民,筹建‘皇家船厂’,仿制、改进泰西及郑氏大型海船。

    ” “同时,以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