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结业抉择

关灯
地带。

    这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仕途的年轻人来说,都是极具诱惑力的。

     “第二个选择,”处长继续道,“是交流到其他地市。

    北部工业重镇河州市,正在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传统产业升级,他们急需懂经济、有闯劲的干部。

    考虑到你在青泉开发区和红星机械厂实地教学时展现出的思路,组织上认为你可以去那里,担任市经委副主任,或者某个重点工业区的副职,级别可以明确为副处级。

    ” 从正科到副处,这是一个关键的晋升,而且是主政一方,拥有实实在在的施政空间。

    河州市的平台,远比青泉县要大得多。

     “第三个选择,”处长的语气平稳,“是回到清泉县。

    开发区在你离开的这几个月里,虽然保持了稳定,但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去推动下一步的产业升级和跨越发展。

    王县长和县委也多次向我们表达,希望你能回去,继续主持开发区工作,县里可以考虑让你进入县政府班子,担任县长助理,级别同样可以解决为副处级。

    ” 三个选择,三条不同的道路,清晰地摆在了林枫面前。

     留在省城,起点高,视野广,但可能离基层一线稍远,缺乏独立主持全面工作的经验。

     交流外地,平台更大,晋升实职,但人生地不熟,一切需从头开始,挑战巨大。

     返回青泉,环境熟悉,有未竟的事业和期待他的干部群众,但县域平台终究有限。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几位领导的目光都落在林枫身上,等待着他的抉择。

     林枫没有立刻回答。

    他微微垂下眼睑,脑海中闪过在青泉的点点滴滴:从初入官场的青涩,到推动开发区的艰难,从安全生产事故的风波,到获批省重点的喜悦……那里有他亲手规划的土地,有他引进并看着成长起来的企业,有信任他、与他并肩奋斗的同事。

     他想起了那位在红星机械厂发言的老工人,想起了开发区那些亟待升级的产业和渴望更好生活的工人。

    真正的根基在基层,真正的学问在实践。

     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培养,给了我这么多宝贵的选择机会。

    经过认真考虑,我个人倾向于……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