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结业抉择

关灯
回青泉县。

    ” 这个答案,似乎有些出乎意料。

    组织部的副处长身体微微前倾:“哦?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留在省城或者去河州,平台和级别似乎都更有吸引力。

    ” 林枫沉稳地解释道:“我主要有三点考虑:第一,青泉开发区正处在从‘招商引资’向‘选商育产’、从‘企业聚集’向‘产业生态’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许多工作刚刚开了个头,就像种下一棵树,我希望能看到它枝繁叶茂,这是我的一份责任和牵挂。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我深知自己最大的优势是来自基层、熟悉基层,并且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了一些初步的实践和思考。

    我认为现阶段,扎根基层,在一个相对熟悉的环境里,独立主持一方面的工作,全面锤炼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对我个人的长远发展更为有利。

    ” “第三,”他语气诚恳,“青泉县在我离开期间,依然向组织表达了对我的需要和信任,这份情谊,我不能辜负。

    我愿意回到那里,与青泉的干部群众一起,继续把我们共同的事业推向前进。

    ” 一番话,条理清晰,情真意切,既体现了对事业的追求,也包含了个人的情感,更展现了一种不贪图捷径、敢于担当的沉稳心态。

     几位领导交换了一下眼神,都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副校长赞许地点点头:“不慕虚荣,不务虚功,扎根基层,情系事业。

    林枫同志,你的这个选择,体现了年轻干部难得的清醒和定力。

    很好!” 组织处处长合上文件夹:“你的意愿,组织上会认真考虑并尊重。

    最终安排,会在结业典礼后正式通知。

    ” 谈话结束,林枫走出办公室,夏日的阳光扑面而来。

    他心中一片明朗和平静。

    他知道,自己选择了一条或许更艰难,但根基更扎实的道路。

     青泉,将不仅是他政治生涯的起点,更将成为他施展抱负、锤炼能力的主战场。

    他期待着,带着在党校积蓄的智慧和力量,回去大干一场。

     一个新的阶段,即将在熟悉的土地上,再次开启。

     喜欢当国委回首三十年请大家收藏:()当国委回首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