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暗箭难防

关灯
2015年股灾风波的尘埃落定,并未带来真正的和平。

    赵伯涛意识到,正面强攻难以撼动林枫扎根于北阳改革实绩的根基,他需要一支更隐蔽、更精准的“暗箭”。

    这一次,他将目光投向了林枫身边看似最坚固,却也最容易引发公众情绪波动的领域——城市改造与土地开发。

     北阳作为老工业城市,历史遗留的“城中村”和棚户区体量巨大。

    林枫上任后,将“宜居北阳”作为重要施政目标,启动了规模空前的旧城改造计划。

    这项工作牵涉利益方众多,情况复杂,尽管林枫一再强调“阳光拆迁”、“公平补偿”,但终究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总会存在一些未能完全满足诉求的个体或群体。

     赵伯涛的智囊团精心物色并“激活”了几个这样的“火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北阳市中心区域,正在推进拆迁的“白马巷”片区。

    该片区多数居民已签约搬迁,但仍有几户“钉子户”,其中一户姓吴的人家,因对补偿面积认定存在异议,且其家庭内部对补偿款分配存在矛盾,一直拒绝签约,成为了项目推进的障碍。

     在赵伯涛势力的暗中支持和“专业人士”的指点下,吴家的次子,一个游手好闲、嗜赌欠债的年轻人吴老四,被推到了前台。

    他们为他策划了一系列“悲情表演”: 首先,一篇题为《北阳白马巷,资本铁蹄下的血泪抗争》的长文,配以吴家老人坐在断壁残垣前抹泪、孩子在不安全环境中生活的摆拍照片,开始在几个拥有大量用户的社交媒体平台和论坛上病毒式传播。

    文章极力渲染吴家的“弱势”与“无助”,将正常的商业开发拆迁歪曲为“官商勾结、强取豪夺”,并影射林枫为了“政绩工程”和“地产商的利益”,不惜牺牲普通百姓的家园。

     紧接着,一段经过精心剪辑的视频开始在网上流传。

    视频中,吴老四跪在疑似拆迁办门口,声泪俱下地控诉“政府不给我们活路”、“补偿标准不公平”,而画面中出现的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其言语被断章取义)则被塑造成“冷漠无情”的形象。

    视频刻意回避了吴家内部矛盾、其超出政策范围的补偿诉求以及项目整体的公开透明流程。

     几乎同时,数封实名(但身份经核查存在夸大或虚假成分)举报信被寄往中纪委、住建部等中央部委,控告北阳市在旧城改造中“违规操作”、“暴力拆迁”(尽管北阳严格禁止物理强拆)、“补偿标准内外有别”,并直接点名林枫“纵容下属、漠视民生”。

     这一套“悲情叙事+网络煽动+高层举报”的组合拳,在极短时间内形成了巨大的舆论海啸。

    “白马巷事件”迅速冲上热搜,引发了全网对北阳市政府和林枫个人的口诛笔伐。

    不明真相的网民被情绪化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