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风起

关灯
这份不同寻常的陈情书,眉头紧锁。

    他看向坐在下首的监御史冯劫。

     “冯公,您看此事……” 冯劫慢条斯理地品着茶,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赵大人,章邯将军在前线虽捷报频传,但粮草军械消耗巨大,朝廷催逼甚紧。

    此时若下邳因强征引发民变,或是导致税赋锐减,你我皆难辞其咎。

    ” 他放下茶盏,意味深长地说:“这个苏文,很不简单。

    他不仅懂得聚拢人心,更懂得如何展现价值。

     一台器械,便能让城中商贾为其说话。

    此等人物,与其逼迫过甚,不如……暂且羁縻,加以利用。

    ” 赵覃心领神会。

    他需要稳定,也需要政绩。

    一个能创造价值的“匠人头领”,比一群心怀怨愤的潜在乱民要好管理得多。

     次日,郡府颁布了新的告示:考虑到下邳工商之需,特准工盟成员以“助役”形式抵扣部分捐税,即参与官营作坊劳作或承担特定工程,可暂缓征丁。

    同时,郡府将征用“水驱锯木机”技术,用于官船修缮…… 条件虽依旧苛刻,但终究避免了最坏的结局——立刻家破人亡。

    码头上一片劫后余生的欢呼,众人看向苏轶的目光,充满了由衷的感激与信服。

     苏轶心中却无多少喜悦。

    他知道,这只是一次暂时的妥协。

    他将更核心的技术献出,虽换来了喘息之机,却也进一步引起了官府的注意和掌控。

     就在苏轶忙于与官府周旋、巩固工盟之时,惊蛰带回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刘邦?”苏轶看着惊蛰,确认道,“沛县的刘邦?他的人到了下邳?” “是。

    ”惊蛰点头,“来的不是刘邦本人,是他麾下一个名叫夏侯婴的属下,此人精于相马御车,为人豪爽。

    他此行明为采购马匹,暗中似乎在联络各方游侠,打探消息。

    ” 苏轶沉吟片刻。

    刘邦,这个名字在惊鸿带回的情报中曾多次出现,与项梁项羽那般出身贵胄的起义者不同,此人出身低微,曾任亭长,更像是一个草莽英雄。

    他的势力目前虽不如项家强大,但其行事风格和用人手段,颇有些不同寻常。

     “想办法接触一下这个夏侯婴,”苏轶做出决定,“不必表露身份,只需观察,听听他们对于时局,对于普通百姓的看法。

    ” 他需要了解这些未来的竞争者,了解他们的理念。

    这关乎他未来道路的选择。

     同时,惊鸿也再次动身,他的目标更加明确——根据现有线索,去寻找更多散落民间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