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雨打孤臣简

关灯
临安城的秋雨已下了三日,宫门外的汉白玉石阶浸得发亮,像铺了层滑不溜手的冰。

     湖北转运副使辛弃疾立在东角门檐下,青衫下摆全浸了水,发梢滴着雨珠,却仍将手中竹简护在胸口。

     那竹简用朱丝绳捆着,边角磨得起了毛,显是被反复翻看——正是他耗尽半年心血写成的《美芹十论》。

     “辛大人,”守宫门的禁军小校凑过来,声音里带着几分劝诫,“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您不如先回寓所,明日再递奏疏?便是陛下要见外臣,也得等雨歇了不是?” 辛弃疾抬头望了眼紧闭的宣德门,门楼上的“大宋”二字在雨雾里有些模糊。

     他喉结滚动两下,声音发哑:“这书里写的是如何养兵、如何屯田、如何直取中原——”他顿了顿,指腹轻轻抚过竹简上“审势”二字,“关乎三千里山河,七百万遗民。

    某就算冻僵在这里,也要等陛下看一眼。

    ” 小校张了张嘴,终究没再劝。

     宫门前人来人往,官员们撑着油伞经过,或是垂眼快步掠过,或是斜睨一眼便移开目光——谁都知道,这位湖北来的转运副使为了这道奏疏,已在宫门外等了三日。

     主和派的权臣们早放了话:“书生论兵,不过纸上谈兵。

    ” “辛转运好雅兴啊,”一道阴鸷的声音突然穿透雨幕,“这雨里站着,倒像极了当年在山东喊着‘杀贼’的毛头小子。

    ” 辛弃疾循声望去,只见一顶朱漆八抬大轿碾着积水过来,轿帘掀开一角,露出半张阴鸷的脸——正是户部尚书陈景渊。

     他扶着小太监的手跨出轿门,目光扫过辛弃疾怀中的竹简,嘴角扯出冷笑:“怎么,湖北的赋税收够了?农桑之事管明白了?倒有闲心操起枢密院的事?” “陈大人说得是,”辛弃疾垂眸盯着对方腰间的金鱼袋,“某确实该管农桑——可农桑养的是兵,兵守的是国。

    若北边的防线塌了,湖北的农桑,怕也养不活江南的偏安。

    ” 陈景渊的眉峰猛地一挑。

     他最恨这些主战派拿“家国”压人,当下甩了甩水袖:“好个利嘴!陛下日理万机,哪有功夫看这些虚头巴脑的策论?”他转身对随侍的黄门官低喝,“今日所有外臣奏疏,先呈给我过目。

    ” “陈大人!”辛弃疾跨前一步,雨水溅湿了对方的皂靴,“这《美芹十论》上陈攻守之策、山川之要,是某走遍湖北、湖南、江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