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歧路逃亡

关灯
歧路逃亡:学霸与黑老大之间的血色轨迹 1998年长春的夏夜,空气里还飘着烤串的油烟味。

    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槌落下时,梁旭东等7人被判处死刑的消息像炸雷般传开。

    人群散去后,墙角阴影里,一个男人攥紧了拳头——孟繁盛,这个团伙里最的骨干,成了漏网之鱼。

    他不知道,这场逃亡将横跨大半个中国,耗掉三年光阴,更让一位母亲踏遍山河。

     从学霸到 德惠市的老人们还记得,孟家那个叫的小子,是块读书的料。

    小学时,他的算术本永远写得像印刷体,连老师都舍不得在上面打红叉;初中当班长,自习课上掉根针都能听见,全班成绩稳居年级第一;高中入团当组织委员,胸前的团徽总擦得锃亮。

     这孩子将来肯定上北大。

    街坊们常这么说。

    可高二那年,心脏病突然找上门,他惨白着脸从考场退下来,休学通知书像片枯叶落在桌上。

    母亲张桂英抹着泪说:咱不拼了,身体要紧。

     父母凑钱买了辆吉普车和面包车,让他打理出租生意。

    可孟繁盛的脑子哪是跑出租能困住的?他发现商场服装柜台生意火爆,愣是在人满为患的市场里抢下一个摊位。

    别人进货看款式,他盯着布料和做工;别人讨价还价脸红脖子粗,他笑眯眯地送个小配饰。

    没两年,他就盘下三个柜台,成了商场里的青年才俊。

     1992年,21岁的他更敢想——开办炼钢厂。

    60个工人,轰鸣的机器,每月流水让老厂长都咋舌。

    他成了德惠第一个开奥迪的年轻人,真皮座椅上总放着本财会大专的教材。

    那时的他,穿定制西装,戴金丝眼镜,跟税务局的人谈笑风生,谁能想到,这双手将来会沾满黑灰。

     警服下的陷阱 1996年秋,一个穿警服的男人敲开了孟家的门。

    梁旭东,小学时总抄他作业的,如今腰里别着枪,皮靴踩在地板上咚咚响。

    大圣,跟我去长春干吧,他掏出一沓存折,我那快餐店,一年挣的比你这钢厂多十倍。

     孟繁盛犹豫过。

    可母亲张桂英动了心——她曾教过梁旭东,看着这孩子穿警服,总觉得当官的不会错去长春闯闯,妈信你。

     他关掉钢厂,成了梁旭东旗下快餐店和汽修厂的负责人。

    头两个月,他把账目理得清清楚楚,连灯泡坏了都要记账。

    直到那天深夜,梁旭东拍着他的肩说:帮个忙,有个老板输了钱不认账。

     包厢里,那个男人被打得满脸是血。

    孟繁盛胃里翻江倒海,梁旭东却塞给他一沓钱:我是警察,不方便担事。

    你先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