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小
中
大
公——董卓这般草莽得势尚能搅动风云,
若四世三公的袁本初救驾成功,又将如何?
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今袁绍若成功迎回天子,后果会怎样?
曹操此前从未深思过这个问题。
他最初只是单纯想讨伐逆贼,顺便为个人和家族谋取功名。
况且在这场讨伐董卓的战役中,他本就依附于袁绍势力。
他与袁绍的命运早已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正因如此,他从未考虑过袁绍功成之后的局面。
但此刻经陈渡这样直白地点破,曹操不得不深入思量。
太阿的意思是...... 袁本初可能变成第二个董卓? 曹操眯起眼睛望向陈渡,内心泛起一丝寒意。
一旁的戏志才闻言也茅塞顿开,惊讶地看向陈渡。
陈渡微微颔首道: 主公所言极是。
若袁绍真能成功救回天子, 便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主公与袁绍关系特殊,一时没想到也在情理之中。
但在其他诸侯眼中,袁绍若立下这等不赏之功, 极可能重蹈董卓覆辙。
在场谋士们闻言相顾失色,震惊地望着陈渡。
【袁绍欲效仿董卓】 这对熟稔三国历史的陈渡而言,答案再明确不过。
但对此时的曹操来说,他虽然可能想到这一层, 却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 更愿意相信对袁绍的固有认知。
或者说,即便想到这种可能, 曹操仍心存侥幸,期盼袁绍能守住为臣之道。
正如后来荀彧对欲进爵称公的曹操抱有的期待。
此刻,陈渡要做的,就是撕开这层幻象。
当今天子年幼势弱,孤立无援。
届时朝政该由谁来主持? 是否该由四世三公的袁家执掌? 到那时,袁本初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董卓? 因此我说,天下诸侯不会听从志才兄的讨董之策。
因为眼下他们最急需的, 并非诛灭董卓的计策, 而是阻止袁绍诛灭董卓的谋划。
毕竟, 只要天下继续动荡,汉室持续衰微, 他们就能名正言顺地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手握重兵之时,试问天下哪个世家大族敢不俯首听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袁家四世三公又如何? 若没有绝对武力与真正财力支撑, 纵是五世三公的显赫门第, 即便是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等望族, 在兵强马壮者面前也要退避三舍,不敢造次。
“若非董卓挟持天子,暴虐横行, “十八路诸侯里,能有多少人配与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同席共饮? “割据一方能攫取的利益,远胜做忠臣千百倍。
“诸位信也好,不信也罢。
“巍巍汉室,终究覆水难收。
“乱世已至, “乱世,就在眼前。
” 陈渡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寻常小事。
可这番话落在众人耳中, 却如惊雷炸响,将他们心中对汉室最后的希冀彻底击碎。
“这……” 曹操张了张嘴,最终无言以对,颓然跌坐回席间。
良久,他才缓过神来,抬眼望向陈渡: “太阿年少,竟有如此洞见, “果真如伯喈所言,乃栋梁之材。
” 座中众人,包括戏志才在内,无人出言反驳。
即便陈渡所言只是推断,未必成真, 但仅凭这番剖析,在座谋士都明白—— 他对人心的揣测,对时局的判断,已远超众人。
短短数语,便道破大汉动荡的根源,揭穿诸侯晦暗的私心。
非是众人目光短浅, 而是天下人皆以为—— 喜欢三国:一代谋圣陈渡请大家收藏:()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他最初只是单纯想讨伐逆贼,顺便为个人和家族谋取功名。
况且在这场讨伐董卓的战役中,他本就依附于袁绍势力。
他与袁绍的命运早已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正因如此,他从未考虑过袁绍功成之后的局面。
但此刻经陈渡这样直白地点破,曹操不得不深入思量。
太阿的意思是...... 袁本初可能变成第二个董卓? 曹操眯起眼睛望向陈渡,内心泛起一丝寒意。
一旁的戏志才闻言也茅塞顿开,惊讶地看向陈渡。
陈渡微微颔首道: 主公所言极是。
若袁绍真能成功救回天子, 便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主公与袁绍关系特殊,一时没想到也在情理之中。
但在其他诸侯眼中,袁绍若立下这等不赏之功, 极可能重蹈董卓覆辙。
在场谋士们闻言相顾失色,震惊地望着陈渡。
【袁绍欲效仿董卓】 这对熟稔三国历史的陈渡而言,答案再明确不过。
但对此时的曹操来说,他虽然可能想到这一层, 却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 更愿意相信对袁绍的固有认知。
或者说,即便想到这种可能, 曹操仍心存侥幸,期盼袁绍能守住为臣之道。
正如后来荀彧对欲进爵称公的曹操抱有的期待。
此刻,陈渡要做的,就是撕开这层幻象。
当今天子年幼势弱,孤立无援。
届时朝政该由谁来主持? 是否该由四世三公的袁家执掌? 到那时,袁本初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董卓? 因此我说,天下诸侯不会听从志才兄的讨董之策。
因为眼下他们最急需的, 并非诛灭董卓的计策, 而是阻止袁绍诛灭董卓的谋划。
毕竟, 只要天下继续动荡,汉室持续衰微, 他们就能名正言顺地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手握重兵之时,试问天下哪个世家大族敢不俯首听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袁家四世三公又如何? 若没有绝对武力与真正财力支撑, 纵是五世三公的显赫门第, 即便是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等望族, 在兵强马壮者面前也要退避三舍,不敢造次。
“若非董卓挟持天子,暴虐横行, “十八路诸侯里,能有多少人配与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同席共饮? “割据一方能攫取的利益,远胜做忠臣千百倍。
“诸位信也好,不信也罢。
“巍巍汉室,终究覆水难收。
“乱世已至, “乱世,就在眼前。
” 陈渡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寻常小事。
可这番话落在众人耳中, 却如惊雷炸响,将他们心中对汉室最后的希冀彻底击碎。
“这……” 曹操张了张嘴,最终无言以对,颓然跌坐回席间。
良久,他才缓过神来,抬眼望向陈渡: “太阿年少,竟有如此洞见, “果真如伯喈所言,乃栋梁之材。
” 座中众人,包括戏志才在内,无人出言反驳。
即便陈渡所言只是推断,未必成真, 但仅凭这番剖析,在座谋士都明白—— 他对人心的揣测,对时局的判断,已远超众人。
短短数语,便道破大汉动荡的根源,揭穿诸侯晦暗的私心。
非是众人目光短浅, 而是天下人皆以为—— 喜欢三国:一代谋圣陈渡请大家收藏:()三国:一代谋圣陈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