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力辞工部员外郎,活字传遍大夏疆
关灯
小
中
大
小子读书,一本《三字经》只要五个铜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人群里一阵惊叹,有人嚷着要进工坊当学徒,有人盘算着开书坊,吵吵嚷嚷的,倒比菜市场还热闹。
这日午后,太子赵烨派来的内侍突然驾临工坊,说是“奉太子令,送贺礼”。
内侍带来的礼盒打开,竟是一套上等的紫檀木坯,还有一张太子手谕,写着“望九弟善用此术,裨益天下”。
赵洐接过手谕,指尖触到纸页上太子那略显张扬的笔迹,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他让阿桃取来一套刚印好的《农桑要术》,递给内侍:“劳烦公公回禀太子殿下,这是用新活字印的农书,送与殿下参详。
春耕将至,若能让各州府都用上,今年的收成或许能增两成。
” 内侍看着那字迹工整的农书,心里暗暗嘀咕——这九皇子不接太子的好,反倒送起农书来,倒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
工坊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宫外。
三日后,江南最大的书坊“文渊阁”派人送来厚礼,求购活字术。
赵洐没收礼,只让王二派了两个徒弟去江南指导。
不出十日,江南就传来消息:文渊阁用活字印的《楚辞》一日售罄,价钱比雕版书低了三成,学子们挤破了门。
连远在西北的兰州府,都派人快马加鞭送来书信,说边军粮草账目混乱,求派工匠去教活字印刷,好让账册更清楚。
养心殿里,皇帝翻着各地送来的奏报,看着“活字印刷利民生”“学子购书踊跃”的字眼,忽然对李德全道:“去把赵洐编的那本《活字术》取来,朕要看看。
” 李德全连忙取来书,皇帝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写着:“字者,载道之器;印者,传文之术。
器利则道易行,术捷则文广布。
文广布,则民心聚;民心聚,则天下安。
” 皇帝指尖在“民心聚,则天下安”七个字上停留良久,忽然叹了口气:“这小子,藏的东西,比朕想的要多啊。
” (第七回预告:边关急报突至,蛮族骑兵袭扰边境,烧杀抢掠。
金殿之上,太子主张加征赋税、扩军征讨,三皇子赵瑾附议,称“蛮族畏威不畏德”。
唯有赵洐出列力辩,提出“轻徭薄赋以安民心,编户齐民以固边防”的治边策,直言“民心才是最坚的城墙”。
一番舌战,满朝文武哗然,皇帝看着这个昔日的冷宫皇子,眼神里第一次有了审视与……忌惮。
) 喜欢大夏九皇子与紫微请大家收藏:()大夏九皇子与紫微
这日午后,太子赵烨派来的内侍突然驾临工坊,说是“奉太子令,送贺礼”。
内侍带来的礼盒打开,竟是一套上等的紫檀木坯,还有一张太子手谕,写着“望九弟善用此术,裨益天下”。
赵洐接过手谕,指尖触到纸页上太子那略显张扬的笔迹,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他让阿桃取来一套刚印好的《农桑要术》,递给内侍:“劳烦公公回禀太子殿下,这是用新活字印的农书,送与殿下参详。
春耕将至,若能让各州府都用上,今年的收成或许能增两成。
” 内侍看着那字迹工整的农书,心里暗暗嘀咕——这九皇子不接太子的好,反倒送起农书来,倒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
工坊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宫外。
三日后,江南最大的书坊“文渊阁”派人送来厚礼,求购活字术。
赵洐没收礼,只让王二派了两个徒弟去江南指导。
不出十日,江南就传来消息:文渊阁用活字印的《楚辞》一日售罄,价钱比雕版书低了三成,学子们挤破了门。
连远在西北的兰州府,都派人快马加鞭送来书信,说边军粮草账目混乱,求派工匠去教活字印刷,好让账册更清楚。
养心殿里,皇帝翻着各地送来的奏报,看着“活字印刷利民生”“学子购书踊跃”的字眼,忽然对李德全道:“去把赵洐编的那本《活字术》取来,朕要看看。
” 李德全连忙取来书,皇帝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写着:“字者,载道之器;印者,传文之术。
器利则道易行,术捷则文广布。
文广布,则民心聚;民心聚,则天下安。
” 皇帝指尖在“民心聚,则天下安”七个字上停留良久,忽然叹了口气:“这小子,藏的东西,比朕想的要多啊。
” (第七回预告:边关急报突至,蛮族骑兵袭扰边境,烧杀抢掠。
金殿之上,太子主张加征赋税、扩军征讨,三皇子赵瑾附议,称“蛮族畏威不畏德”。
唯有赵洐出列力辩,提出“轻徭薄赋以安民心,编户齐民以固边防”的治边策,直言“民心才是最坚的城墙”。
一番舌战,满朝文武哗然,皇帝看着这个昔日的冷宫皇子,眼神里第一次有了审视与……忌惮。
) 喜欢大夏九皇子与紫微请大家收藏:()大夏九皇子与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