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学子入京

关灯
百里鸿歪头问楚九辩:“先生,推恩令是什么呀?” 秦枭也跟着问道:“对啊先生,推恩令是什么呀?” 楚九辩:“......” 他睨了秦枭一眼。

     他们最近好似是有些太熟络了,秦枭与他说话越来越不正经。

     他们前几日就在睡前聊过如何处理藩王,楚九辩提起了推恩令,也说了如何实施。

     当时秦枭看他的眼神他还记得,灼热、深邃,简直令人头皮发麻。

     他收回视线,重新看向百里鸿,道:“陛下觉得藩王们为何会强大?” 百里鸿道:“因为他们手里有兵,封地上有民有粮。

    ” “没错,这都是他们拥有封地上绝对权势的结果。

    ”楚九辩声音温柔,“那要叫他们不再如此强大,该做什么?” “自然是削弱他们的这些权利。

    ”百里鸿声音奶声奶气,但语气竟算得上沉稳,“只是先生,咱们如何才能削弱他们的权利呢?万一他们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发动叛乱怎么办?” 楚九辩颔首:“陛下顾虑得对。

    所以我们要先提高自身的力量,拥有更大的权势与话语权,才能下达削藩的政令。

    并且这政令,必须叫全天下的人心服口服,我们更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 百里鸿眼睛一亮,道:“先生说过,这叫阳谋。

    ” “没错。

    ”楚九辩笑道。

     这削藩计划如他所言,共分两步。

     第一步,便是要先换了朝廷内部的这些权贵,让百里鸿在朝中占据绝对的强势地位,也就是“皇权至高无上”。

     如此,他们朝中有话语权,军中有兵可用,做起事来便不再畏首畏尾,想发布政令,也无人敢拦。

     第二步,便是发布政令。

     如今经过旱灾洪涝,又有楚九辩神明降世的精神寄托,再加上科举取士,给了所有百姓改变身份阶级的机会,因而他们代表皇权的这一派人,在百姓心中的名声、地位都极高。

     这般情况下,他们更需要维护好自己的形象,这才有利于自己统治。

     所以这发布的政令,必须是以“为藩王好”为名头。

     “先生,朕还是想不到。

    ”百里鸿皱着小脸,“什么样的阳谋,才能叫这些藩王有苦说不出,天下人还要赞咱们的好呢?” 楚九辩就笑:“陛下可知这些藩王家中子嗣的情况?” “知道呢。

    ”百里鸿掰着肉乎乎的小手指算道,“安淮王百里明还未成婚,并无子嗣。

    南疆王有一位王妃,无妾室,所以只有两位嫡出的世子和郡主......” 南疆王就不说了,是个痴情种,与这个时代的权贵男子有很大不同。

     安淮王百里明年岁小,不过也到了适婚年纪。

     只是他为了给老王爷守孝,这才耽误到了现在连个侍妾都没有。

     而除了这两位藩王之外,其他藩王府中都有王妃一位,侧妃两位,侍妾若干。

     子嗣更是一个比一个多。

     像是与南疆王交好的平西王百里征,后宅还算简单,除了三位正侧妃外,就两名妾室。

     不过他子嗣颇丰,有正妃嫡出的两儿一女,两位侧妃的四女三儿,再两位妾室共三儿两女,共八个儿子,七个女儿。

     其他藩王后宅侍妾都不少于五个,便是最年轻的定北王,家中除了三位正侧妃外,也有六位妾室。

     不过他子嗣不比平西王,共只有三儿一女,都是不同妃妾所生。

     这或许也是因为,他那六个侍妾中,有三位男子的缘故。

     像是后宅最复杂的东江王、湖广王和醉梁王,多的都有几十个侍妾,少的也有十几位,孩子更是不少于二十之数。

     如此复杂的关系,不可能全都和平共处。

     但他们之所以毫无顾忌地生这么多,除了家族壮大需要人口之外,就是因为藩王权柄够大。

     下面的人,便是亲生的儿女也不敢违逆他们。

     世袭王位,用的又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便是老子死了,剩下的庶子们依然会服从嫡子的统治,因为若是嫡子不愿养他们,他们便与普通下人无异。

     可这些庶子中不乏才智心气都高于嫡子的人,这些人又怎么可能真的甘心成为嫡子的附庸,永远屈居人下? 楚九辩耐心地将这些掰开了告诉百里鸿,道:“这些庶子女不过是被制度压着,才不敢反抗。

    但若是给他们一个能与嫡子争锋的机会,他们定会牢牢把控住。

    ” 百里鸿到底还是年纪小,听他这般说完,虽知道了其中道理,但还是有些模糊,不知该如何举措。

     但隐隐的,他似乎已经摸到了一些关窍。

     楚九辩继续道:“咱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与嫡子相同的继承权。

    ” 百里鸿眼睛一亮:“先生,朕懂了!” “这样一来,便是那些藩王和嫡子不愿意也没办法,因为那些庶子女定会联合起来支持这项政令,他们家族内部便乱了。

    ” 届时除非藩王们把庶子女全杀了,否则就要接受这项政令,而接受了政令之后,他的后宅仍然不平静,谁都想要得到继承权,成为新的藩王,藩王们定会焦头烂额。

     楚九辩含笑点头:“陛下说得对,不过还有一点,要提前准备。

    ” 秦枭的目光始终黏在楚九辩身上,看他眉眼温和地与小朋友说话,看他眼底隐隐的光亮。

     那是一双不再如曾经那般死气沉沉的双眼,眼波流转,顾盼生辉。

     楚九辩习惯性地朝秦枭看了眼,就对上了他那双含笑的双眼。

     温柔、包容,还有些楚九辩看不懂的东西。

     他几乎是本能地避开视线,且立刻将一些念头挥去,不叫自己胡思乱想。

     “还要准备什么呀先生?”百里鸿催促道。

     他觉得一直让这些藩王内讧就很好了。

     楚九辩定了定神,继续道:“庶子女联合起来确实能叫藩王们后宅不安宁,但他们这么多年的威势在那里,庶子女们并不敢太明目张胆地挑战权威。

    ” 百里鸿点头。

     确实如此,像是东江王和湖广王这样厉害的藩王,他们的孩子们,便是嫡子都不敢与他们争辩,遑论庶子? 所以这政令发布出去,他们二人后宅或许会人心浮动,或许会开始有各种频繁的互相攻讦暗害,但藩王的地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