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学子入京

关灯
权势不会削弱。

     “所以,咱们要在此后,继续发布一条政令。

    ”楚九辩眸色微深,“强制要求藩王把手中权势分给所有孩子,而不能只分给嫡子。

    ” 如此,待到十几年之后,便是藩王们并未彻底被消灭,他们的势力也会被分成许多零散的部分。

     再下一辈,这些权利就会越分越散,便再也不成气候。

     而皇帝要发布这样的政令时,还能美其名曰是为了藩王后代着想,体现仁德宽厚。

     这便是推恩令。

     “哇。

    ”百里鸿双眼明亮,“好厉害呀。

    ” 推恩令,果真是个难解的阳谋。

     楚九辩再次看向秦枭,两人四目相对,心知肚明。

     这政令虽好,却需要漫长的时间,其中不知会有何种变故,这不是他们想要的。

     他们要的,只是用“推恩令”逼一逼那些藩王,叫他们知道,若不反,便只能等着自己的势力被瓜分。

     没错。

     他们就是要逼着这些藩王反。

     如此,朝廷才能光明正大地对这些藩王动兵,免得小皇帝被说成是不顾血缘的残暴帝王。

     百里鸿小脑袋瓜里似乎有些处理不过来这些信息,一直在神游,当是在分析处理这些信息,再将这些思路和想法刻进脑子里。

     等之后再有类似的情况,他便能举一反三,做出最恰当的反应和决策。

     楚九辩则看向秦枭,问道:“蛊虫的事有消息吗?” 此前定北王悄悄带入宫中的蛊虫,楚九辩在宴上就配合着司途安黎杀光了,但不知定北王在进宫的路上有没有放出其他蛊虫。

     所以他命人把之前与定北王有过接触的轿夫与宫人,以及与这些宫人有过接触的其他人也都找了出来,共有数百人。

     而后秦枭又请了司途安黎进宫,一个个排查过去,还真从其中一位宫人身上找着了一只蛊虫。

     楚九辩始终担心这宫里,会不会还有其他人已经被蛊虫所控。

     因为这蛊虫身后的蛊师,炼出的蛊确实厉害,但却有个弊端,就是他手里的蛊都不能二次使用。

     一旦催动,就只能作用于一个人,毒素也都落在这人身上。

     不过虽说是弊端,却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强大,因为这种蛊一旦催动失了毒素,就很难再被发现。

     此前程硕被蛊虫所控,楚九辩和秦枭一同过去的时候,系统就没提示过有毒。

     说明那时候的蛊虫已经被催动过,与程硕的身体绑定在了一起,对其他人来说已经没有毒了。

     因此,系统便也探查不到已经被蛊虫所控之人的异常。

     所以楚九辩没办法用系统,只能请司途安黎找。

     但司途安黎也说这制蛊之人用了特殊手段,催动之后的蛊虫能完美隐藏在供体之内,便是她也找不到。

     之前能从程硕身体里抽出蛊,是因为那蛊是条够大的蜈蚣,气息比那透明的小蜘蛛明显。

     但这小蜘蛛,便是没进入人体,她和小青蛇都没察觉。

     还是楚九辩提示了之后,她才给小青蛇尝了指甲上的特殊草药,短暂提高了分辨力,才把所有蛊都找到吃了。

     可蜘蛛入了人体且催动之后,便是吃再多草药,小青蛇也寻不到。

     能从宫人身上找到那一只漏网之鱼,也是因为那蛊还未催动。

     楚九辩和秦枭都始终怀疑还有其他蛊,且已经催动,就是不知落在了谁体内。

     也不知道定北王会用其他可能存在的蛊做什么,只能是更加警戒,护好百里鸿。

     并叫宫中所有人都多注意周边人的异常,若是有反常行为,就立刻上报。

     同时,秦枭也让秦川派手下去探查消息,寻找这江湖中的隐世门派,争取找到制蛊之人,从源头切断对方利用蛊虫作祟的可能性。

     “还未有消息。

    ”秦枭也微微蹙了下眉。

     这种明知有危险隐藏在暗处,却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感觉,实在不安生。

     见他如此,楚九辩倒是不急了,说:“没关系。

    总归那蛊虫已经不会再伤人,待到它行动,咱们也定会发现异常。

    ” 秦枭颔首:“我知道。

    ” 四目相对,两人又一次无言。

     “干活吧。

    ”楚九辩避开眼,看向手中折子。

     秦枭无声地牵唇一笑,也低头看起折子。

     年节期间积压的折子已经都批的差不多了,如今却又有了许多新的。

     楚九辩眼下看着的,便是河西郡如今的郡丞韩远道写的。

     这人是楚九辩亲自挑的人,本只是个小小农事官,现在已经有了地方高官的样子。

     对方应是知道这折子会经过好几层,才到楚九辩手里,因为写的东西很隐晦。

     比如此前楚九辩交代他种植的红薯,他说去年时间晚了,但他自己按照楚九辩的办法搭了暖棚,种了一些,确实高产。

     所以今年他会叫整个河西郡的百姓,都空出几亩地来种红薯。

     他不怕百姓们不答应,因为他在洪灾之后重新丈量土地,将那些被当地豪绅地主所隐瞒的田产,全都当做是百姓自己的田地,出了文书盖了官府印章,将这些地分给了百姓们。

     他们再也不用给别人当劳力佃户,他们会有自己的田地。

     这些豪绅地主自然想闹,但韩远道又拿出了历年税收记录。

     这些人隐匿田产逃税漏税的时候开心,现在却傻眼了。

     若是要田,那他们就要把之前许多年隐匿田产的赋税都补缴上来,还要按照大宁律以“偷漏税”的罪名,罚三倍偷漏的税款,再打二十大板。

     因此,这些人便只能吃下这个暗亏。

     为了田地,丢了那么多钱财才是不值当。

     总归等日后,他们还能再想方设法从百姓手中“偷抢”过来那些土地,这种事他们已经做过无数次。

     但他们不知道,有韩远道在,加上科举刑狱科目进来的六位新学子之后会“修改律法”,届时他们再想动这些歪心思可就难了。

     这些事,韩远道说得都极为隐晦,也就是楚九辩知道自己给了他什么任务,这才能猜出他要表达的意思。

     还真是个做官的好苗子,楚九辩感叹。

     再往下,是韩远道说已经有学子经过了河西郡,他都命军士从河西郡边界迎接,然后一路护送到过了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