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知府的选择

关灯
潘汝璋布下的商业杀局,便如那江淮梅雨,阴湿缠绵,无孔不入,一点点啃噬着昭铁厂的元气。

    库房内,积压的锄头、镰刀越堆越高,在幽暗里泛着冷冽的乌光,静默地诉说着市面的萧瑟。

    账上流水日渐枯竭,便是工匠们一日两餐的伙食,也不得不减了分量,厨娘往菜汤里多兑了水,往日飘着的几点油星也难得一见了。

    厂子里虽仍机声不绝,水锤轰鸣日夜不息,却总似蒙着一层看不见的阴翳,工匠们埋头做活时,眉梢眼角也带着化不开的愁绪。

     林大锤的叹息一声重过一声,脊背看着又弯了几分,常独自蹲在库房门槛上,望着那堆成小山的铁器发呆,喃喃着:“这要蚀掉多少银钱……潘家的手面,太阔了……”便是王铁臂这等向来胆气豪壮的汉子,抡锤的间隙望见码头冷清,眉宇间也添了往日不曾有的沉郁。

     然而,身处漩涡中心的林昭,却异乎寻常地沉静。

    他每日依旧按辰光巡视各坊,在高炉前同李老蔫计较火候,在轧机旁指点辊隙调整,在那新辟的“精工舍”内,与遴选出来的巧匠一道,细细打磨那“火轮机”的气缸内壁。

    入夜,他书房那盏油灯总是最后熄灭,不是核算那日益艰涩的账目,便是在图纸上勾勒更精妙的构型,或是翻阅千方百计寻来的朝廷邸抄、边镇塘报。

    这份远超年纪的定力与专注,便如定海神针,稳住了全厂上下惶惶的人心。

    工匠们见少东家这般沉稳,自家心头那份不安,也就稍稍落定。

     他心下雪亮,与潘汝璋在其划下的道儿上——那寻常铁器市场——缠斗下去,无异于以卵击石,是取死之道。

    真正的生路,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于陈文烛的最终决断,在于那张能赋予昭铁厂名分、使其得以正大光明铺展铁路宏图、并能稍御恶意倾轧的官凭告身。

    那不仅是一纸文书,更是一道护身符,一份来自朝廷体面的认可。

     时机,便在焦灼的等待中悄然降临。

     这日午后,一骑快马踏碎街面宁静,风尘仆仆自南京方向驰来,直入徐州府衙。

    马背信使背插令旗,已显消息紧要。

    未几,陈文烛遣一心腹长随,悄至昭铁厂,召林昭过府一叙。

     林昭心下了然,整了整略显褶皱的青色直身,深吸一口气,随那长随而去。

    他知晓,决定昭铁厂乃至铁路气运的时刻,怕是到了。

     知府书房内,依旧是檀香袅袅,却比往日更添几分肃杀。

    陈文烛端坐于宽大书案之后,面色较往常更显凝沉,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倦意。

    他未作寒暄,指间拈着一份刚送达的公文,目光锐利,看向林昭,淡淡道:“潘汝璋的弹章,部议已有复文。

    ” 林昭心头一紧,如被无形之手攥住,屏息静候。

    书房内静得只闻烛芯轻微的哔剥声。

     “不过是‘查无实据,着该员勤勉王事,毋庸置议’之类的门面话。

    ”陈文烛将那份公文随手置于案上,语气带着三分讥诮,仿佛说着与己无干的琐事,“潘家虽在漕运根基深厚,枝蔓广布,但他那只手,还遮不了南京的天,想凭几句空疏构陷就动摇一府正印,也没那般容易。

    ” 他略顿,目光中闪过一丝深意,“何况,南京那边,也有人替你递了话。

    ” 林昭立时明白,是自己此前经陈文烛之手,精心呈递的那截工字钢轨样品与那份详陈《徐邳铁路利弊说帖》起了效用。

    定是朝中某位关注实务的官员,或是户部郎中,或是兵部主事,窥见了铁路背后超越漕运的潜力与军国价值,于关键时出了声。

    一念及此,他心中顿生一股暖流与希冀。

     “多谢老父母回护周全!此恩学生没齿不忘!”林昭深深一揖,言辞恳切。

     陈文烛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

    目光依旧锁在林昭身上,带着审视与权衡:“宦海风波,回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一世。

    林昭,本府今日唤你来,非为告知此等细故。

    ” 他声音低沉却有力,“本府且问你,若予你更大局面,准你名正言顺扩张工坊,勘测筑路,你待如何施为?若潘汝璋之辈,乃至其他嫉恨汝之势力,倾力打压,无所不用其极,你又如何应对,如何自处?” 这是考较,是最后的权衡,亦是陈文烛在决断,是否要将自家的政治前程,更多地押注于此子身上。

     林昭直起身,目光澄澈坚定,并无半分闪躲。

    他知晓,此刻任何虚言浮词皆是取祸之道。

    须得展现出与此机遇相匹的格局、能耐与韧劲。

     “回老父母,”林昭声音清晰平稳,“若蒙老父母信重,给予学生此番机遇,学生首要之务,并非与潘氏争一时之短长,逞血气之勇。

    学生将着眼于三件根本,稳固根基,循序渐进,以无可辩驳之实绩,彰显铁路于国于民之大利,堵塞天下悠悠众口。

    ” 他条理分明,陈述自家谋划,每条皆经深思: “其一,借老父母支持之东风,学生将即刻全力推进徐邳铁路首段——自奎河码头至城东二十里铺——的详细勘测与路基夯筑。

    组织得力人手,公开施作,使众人皆可见我辈所为。

    路基石料选用、枕木防腐处理、钢轨铺设校准,步步严格把关。

    待首段路基成型,钢轨铺就,即便暂以骡马曳引车厢试运行,其效率与平稳,自可回应一切空谈谤议。

    事实,胜于雄辩。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二,昭铁厂之经营策略须彻底转向。

    将汇聚所有技艺优势,专精于钢轨轧制、火轮机核心部件研制、以及关乎水利、矿山的紧要机械制造。

    至于寻常农具、铁锅等物,可酌情缩减规模,或授权益于周边小坊代工、收取些许技酬,让利于市,避入潘氏价格陷阱,免做无谓消耗。

    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之独门技艺,立不败之地。

    同时,深化与筑路商会成员及卫所之盟谊,确保钱粮流转与订单稳妥。

    ” “其三,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