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网罗天下(下)
关灯
小
中
大
一旦有变,朝廷调兵遣将,转运粮饷,若依赖海运,则风波难测,易受侵袭;若行陆路,则道路泥泞,迁延时日,恐误战机……若此东北铁路能通,则自京畿至辽阳,大军旬日可至,粮秣军械源源不绝,犹如帝国臂膀,直抵边陲,建酋纵有异心,亦必震慑不敢妄动。
此路实乃固本培元、未雨绸缪之战略要道,关乎社稷安危,非寻常工役可比……” 他恳请申时行能以巩固边防的名义,设法从太仓库或边饷中,挤出一部分专项军费,用于优先修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北线,以及启动东北线的前期勘测与关键路段筑基。
这是“以战养路”思路的第一步,将铁路与国防安全深度绑定,提升其政治优先级和获取资源的正当性。
写完给申时行的密信,用火漆封好,林昭并未停笔。
他继续起草另一份更为详尽的文书——《奏请试行铁路建设债券疏》。
在这份奏疏中,他详细阐述了“铁路建设债券”的运作模式:由通轨总公司出面发行,约定年限,以未来铁路运营收益为抵押,向民间富商巨贾乃至有余财的百姓募集资金,按期付息,到期还本。
他引经据典,将其类比为前朝的“盐引”、“茶引”,但强调此债券更为规范透明,是“化天下散逸之财,聚为国用,共筑钢铁江山”的良策。
他深知此议必然会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挑战士大夫“不扰民”、“不与民争利”的传统观念,但他必须抛出这个想法,为其日后真正实施埋下伏笔,也借此试探朝野的反应。
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是夜色深沉,雪不知何时小了,只零星飘着些雪沫。
远处的昭铁总厂依旧灯火通明,巨大的烟囱在夜幕中映出暗红色的光晕,如同不眠的巨眼。
林昭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但精神却异常清醒。
技术上的难题,他可以用超越时代的知识去攻克;工程上的艰苦,他可以用毅力和严格的管理去克服;但面对这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和人心博弈,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运用智慧、权力乃至权谋,去周旋,去破局。
他知道,自己铺设的不仅仅是钢铁轨道,更是在编织一张驱动帝国前行的巨网,同时也将自己牢牢缚在了这张网上,与之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他熄了灯,走出后堂。
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
踏着松软的积雪,他再次登上那座可以眺望全城的高楼。
徐州城在雪夜中静谧无声,但他的耳边,仿佛已经听到了来自邹县方向的喧嚣,听到了朝堂之上即将响起的争论,听到了更北方辽东大地风雪中隐约传来的马蹄声。
网已撒下,风已起于青萍之末。
他能做的,唯有在这波澜壮阔又危机四伏的时代洪流中,谨慎、坚定地,向前。
(第二卷《火轮破晓》终) 喜欢我在明朝修铁路请大家收藏:()我在明朝修铁路
此路实乃固本培元、未雨绸缪之战略要道,关乎社稷安危,非寻常工役可比……” 他恳请申时行能以巩固边防的名义,设法从太仓库或边饷中,挤出一部分专项军费,用于优先修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北线,以及启动东北线的前期勘测与关键路段筑基。
这是“以战养路”思路的第一步,将铁路与国防安全深度绑定,提升其政治优先级和获取资源的正当性。
写完给申时行的密信,用火漆封好,林昭并未停笔。
他继续起草另一份更为详尽的文书——《奏请试行铁路建设债券疏》。
在这份奏疏中,他详细阐述了“铁路建设债券”的运作模式:由通轨总公司出面发行,约定年限,以未来铁路运营收益为抵押,向民间富商巨贾乃至有余财的百姓募集资金,按期付息,到期还本。
他引经据典,将其类比为前朝的“盐引”、“茶引”,但强调此债券更为规范透明,是“化天下散逸之财,聚为国用,共筑钢铁江山”的良策。
他深知此议必然会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挑战士大夫“不扰民”、“不与民争利”的传统观念,但他必须抛出这个想法,为其日后真正实施埋下伏笔,也借此试探朝野的反应。
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是夜色深沉,雪不知何时小了,只零星飘着些雪沫。
远处的昭铁总厂依旧灯火通明,巨大的烟囱在夜幕中映出暗红色的光晕,如同不眠的巨眼。
林昭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但精神却异常清醒。
技术上的难题,他可以用超越时代的知识去攻克;工程上的艰苦,他可以用毅力和严格的管理去克服;但面对这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和人心博弈,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运用智慧、权力乃至权谋,去周旋,去破局。
他知道,自己铺设的不仅仅是钢铁轨道,更是在编织一张驱动帝国前行的巨网,同时也将自己牢牢缚在了这张网上,与之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他熄了灯,走出后堂。
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
踏着松软的积雪,他再次登上那座可以眺望全城的高楼。
徐州城在雪夜中静谧无声,但他的耳边,仿佛已经听到了来自邹县方向的喧嚣,听到了朝堂之上即将响起的争论,听到了更北方辽东大地风雪中隐约传来的马蹄声。
网已撒下,风已起于青萍之末。
他能做的,唯有在这波澜壮阔又危机四伏的时代洪流中,谨慎、坚定地,向前。
(第二卷《火轮破晓》终) 喜欢我在明朝修铁路请大家收藏:()我在明朝修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