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几何之力
关灯
小
中
大
林昭心中微动,这些名字他依稀记得,是物理学史上的先驱。
他顺势将话题引向自己面临的难题:“利先生谬赞。
格物之道,贵在学以致用。
然实务之中,常遇困局。
譬如我现下修建荆山桥,桥基立于流沙之上,承载力屡测不足,不知泰西于地基力学、几何测算方面,可有精进之法?” 利玛窦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他等待的就是这个展示西方学问价值的机会。
他从随身携带的皮囊中,郑重取出几卷手稿。
“林主事所遇难题,或可于此中寻得启示。
”他展开其中一卷,上面是用鹅毛笔绘制的精确几何图形与拉丁文注解,“此乃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之部分译稿,其中关于比例、相似形与立体几何之论,可为精确测量之基。
” 他又展开另一卷,上面绘制着各种测量仪器图样,“此为象限仪、测距仪之制法与用法,于大地测量、远近高低,可获精准数据,远胜目测步量。
” 林昭接过手稿,仔细翻阅。
那严谨的公理体系,逻辑严密的证明过程,以及各种精妙的比例计算,正是他内心深处熟悉却难以系统回忆的现代科学基石!尤其是关于相似三角形和比例计算的部分,立刻让他联想到可以通过精确测量局部承重数据,结合几何比例,更科学地推算整个桥基的极限承载力,从而找到最经济有效的加固点位,而非如今日这般全面铺开、事倍功半。
“此物大善!”林昭毫不掩饰赞赏之情,“若能掌握此等几何之学与精密测绘,诸多工程难题,皆可迎刃而解。
利先生,不知可否将此书完全译出,并于我这格物院中,传授此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利玛窦心中大喜,这正是他接近大明上层、传播福音的绝佳途径。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仆愿倾尽所学,与阁下及格物院诸贤交流。
” 接下来的几天,利玛窦便暂时留在了格物院。
他不仅讲解《几何原本》,还亲自演示如何制作和使用简易的象限仪、测距尺。
林昭则召集了李老蔫等核心工匠以及几位对算学有兴趣的年轻学员,一同听课。
起初,工匠们对那些抽象的点、线、面感到困惑,但当林昭将几何原理与桥梁角度计算、地基应力分布图联系起来时,他们眼中逐渐亮起了悟的光芒。
李老蔫更是拿着新学的比例知识,重新核算了桥基加固方案,兴奋地找到林昭:“东家!按这‘几何’算法,俺们之前加固力道用错了地方!只需在关键三处节点加深加密桩基,再以水泥整体浇灌成扩大的基础承台,便能以三分之一的物料,达到承重要求!” 林昭看着纸上那虽然稚嫩却逻辑清晰的受力分析草图,点了点头。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将模糊的经验,转化为精确的指导。
然而,就在荆山桥工地依据新方案重新动工,效率大增之际,远在数千里外的北京城,一股暗流已然成形。
紫禁城,文渊阁。
首辅张居正端坐于宽大的公案之后,面容清癯,不怒自威。
他正翻阅着通政司送来的各地奏报,其中一份,来自都察院某位御史,内容直指徐州。
“……工部主事林昭,假格物之名,行奇技淫巧之事,耗费国帑民力,已属不当。
近更闻其公然结交泰西夷人利玛窦,引入番邦邪说,动摇圣学根本,蛊惑人心。
其麾下所谓‘格物院’,不读圣贤书,专研机巧之物,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恳请陛下明察,申饬林昭,
他顺势将话题引向自己面临的难题:“利先生谬赞。
格物之道,贵在学以致用。
然实务之中,常遇困局。
譬如我现下修建荆山桥,桥基立于流沙之上,承载力屡测不足,不知泰西于地基力学、几何测算方面,可有精进之法?” 利玛窦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他等待的就是这个展示西方学问价值的机会。
他从随身携带的皮囊中,郑重取出几卷手稿。
“林主事所遇难题,或可于此中寻得启示。
”他展开其中一卷,上面是用鹅毛笔绘制的精确几何图形与拉丁文注解,“此乃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之部分译稿,其中关于比例、相似形与立体几何之论,可为精确测量之基。
” 他又展开另一卷,上面绘制着各种测量仪器图样,“此为象限仪、测距仪之制法与用法,于大地测量、远近高低,可获精准数据,远胜目测步量。
” 林昭接过手稿,仔细翻阅。
那严谨的公理体系,逻辑严密的证明过程,以及各种精妙的比例计算,正是他内心深处熟悉却难以系统回忆的现代科学基石!尤其是关于相似三角形和比例计算的部分,立刻让他联想到可以通过精确测量局部承重数据,结合几何比例,更科学地推算整个桥基的极限承载力,从而找到最经济有效的加固点位,而非如今日这般全面铺开、事倍功半。
“此物大善!”林昭毫不掩饰赞赏之情,“若能掌握此等几何之学与精密测绘,诸多工程难题,皆可迎刃而解。
利先生,不知可否将此书完全译出,并于我这格物院中,传授此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利玛窦心中大喜,这正是他接近大明上层、传播福音的绝佳途径。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仆愿倾尽所学,与阁下及格物院诸贤交流。
” 接下来的几天,利玛窦便暂时留在了格物院。
他不仅讲解《几何原本》,还亲自演示如何制作和使用简易的象限仪、测距尺。
林昭则召集了李老蔫等核心工匠以及几位对算学有兴趣的年轻学员,一同听课。
起初,工匠们对那些抽象的点、线、面感到困惑,但当林昭将几何原理与桥梁角度计算、地基应力分布图联系起来时,他们眼中逐渐亮起了悟的光芒。
李老蔫更是拿着新学的比例知识,重新核算了桥基加固方案,兴奋地找到林昭:“东家!按这‘几何’算法,俺们之前加固力道用错了地方!只需在关键三处节点加深加密桩基,再以水泥整体浇灌成扩大的基础承台,便能以三分之一的物料,达到承重要求!” 林昭看着纸上那虽然稚嫩却逻辑清晰的受力分析草图,点了点头。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将模糊的经验,转化为精确的指导。
然而,就在荆山桥工地依据新方案重新动工,效率大增之际,远在数千里外的北京城,一股暗流已然成形。
紫禁城,文渊阁。
首辅张居正端坐于宽大的公案之后,面容清癯,不怒自威。
他正翻阅着通政司送来的各地奏报,其中一份,来自都察院某位御史,内容直指徐州。
“……工部主事林昭,假格物之名,行奇技淫巧之事,耗费国帑民力,已属不当。
近更闻其公然结交泰西夷人利玛窦,引入番邦邪说,动摇圣学根本,蛊惑人心。
其麾下所谓‘格物院’,不读圣贤书,专研机巧之物,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恳请陛下明察,申饬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