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中生三雄,青胜于蓝
关灯
小
中
大
“……别真刀真枪地跟他拼得你死我活。
”朱元璋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眼神里满是复杂,“咱知道,君命难违,可棣儿也是咱朱家的血脉,你们要是能劝,就多劝劝,实在不行……也别伤他性命。
” 郭英等人听到这话,心里都是一惊——陛下这是明着护着燕王殿下啊!他们连忙躬身应道:“臣等遵旨!定不会伤燕王殿下性命。
” 朱元璋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转身走回龙椅。
马皇后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也泛起了酸楚——重八这是既想保大明江山,又想保棣儿,可这两者,偏偏很难两全。
徐达走到朱元璋身边,小声道:“陛下,您放心。
郭英他们都是忠臣,知道轻重,不会真伤了燕王殿下。
再说,燕王殿下也不是软柿子,真打起来,他也能自保。
” 朱元璋叹了口气:“但愿如此吧。
咱就是怕,到时候君命难违,他们想手下留情都难。
” 天幕的字迹又亮了起来,开始播放五侯的总结,看得朱棣心里更加警惕: 【咱把话说在前头,这五位侯爷可不是软柿子——郭英的奇袭能打你个措手不及,耿炳文的防守能把你耗到粮草断绝,顾成的先锋能冲破你的阵型,何福的谋略能算到你下一步,俞通渊的归附军能从侧面突袭。
建文帝要是把这五人都派出来,朱棣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得头疼!】 朱棣看完,深吸了一口气,走到徐达身边,躬身道:“岳父,您看这五位侯爷,我将来要是真跟他们对上,该怎么办?” 徐达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老四,别害怕。
这五位侯爷虽然厉害,可也不是没有弱点。
郭英善奇袭,可他胆子小,只要你加强防备,他就不敢轻易动手;耿炳文善防守,可他不擅长进攻,你只要跟他打运动战,他就跟不上你的节奏;顾成善先锋,可他太勇猛,容易冲动,你只要设个埋伏,就能引他上钩;何福善谋略,可他太谨慎,你只要故意露出破绽,就能打乱他的计划;俞通渊善带归附军,可归附军人心不齐,你只要派人策反,就能瓦解他的兵力。
” 朱棣点了点头,心里豁然开朗:“我明白了,只要知己知彼,就能找到他们的弱点,逐个击破。
” 徐达笑着道:“没错!你小子聪明,一点就透。
将来要是真跟他们对上,记住,别硬碰硬,要多用计谋。
” 蓝玉站在一旁,听到徐达给朱棣出主意,心里有些不服气,可又不敢说什么——谁让自己不如徐达厉害呢?他只能小声嘀咕:“有什么了不起的,要是我,我也能想出办法。
” 朱棣听到了,却没跟他计较,只是笑了笑——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冲动的少年了,他知道,跟蓝玉这种人计较,只会浪费时间。
就在武将们讨论如何应对朱棣的时候,文臣们却有了不同的看法。
李善长走到刘伯温身边,小声道:“刘伯温啊,你觉得这五位侯爷真能齐心协力,打败燕王殿下吗?” 刘伯温摇了摇头,手里的羽扇轻摇:“难。
这五位侯爷虽然个个都有本事,可性格各异,又互不统属。
郭英是陛下的老部下,有些傲气;耿炳文年纪大了,有些固执;顾成勇猛有余,谋略不足;何福自视甚高,看不起其他人;俞通渊性格沉稳,却不爱说话。
他们要是在一起打仗,肯定会互相不服气,很难配合好。
” 李善长点了点头:“你说得对。
当年打陈友谅的时候,要是没有陛下统一指挥,徐将军、常将军他们也很难配合好。
建文要是不能派一个能压得住他们的人当主帅,就算有五侯,也很难打赢燕王殿下。
” 刘伯温又道:“更重要的是,建文帝身边有齐泰、黄子澄这两个酸儒。
他们不懂兵法,却喜欢指手画脚。
要是他们在后面瞎指挥,五侯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来。
” 两人的对话被朱元璋听到了,他点了点头,心里却是冷笑——是啊,五侯虽强,可真正麻烦的是允炆那个小狼崽子,虽然现在看不出他治国水平,但绝对不会好,这是咱的直觉。
看来,自己得想个办法,帮棣儿一把。
散朝后,朱元璋把徐达、郭英、何福三人叫到了御书房。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三人,沉声道:“咱叫你们来,是有件事要跟你们说。
将来要是建文帝派你们去打棣儿,你们可得记住,能劝就劝,能放水就放水,别真把棣儿逼到绝路。
” 徐达等人心里一惊,连忙躬身道:“陛下,这……这恐怕不妥吧?君命难违啊!” 朱元璋叹了口气:“咱知道君命难违,可老四也是咱的儿子,也是为了大明。
允炆削藩太急,逼得老四没办法才起兵,这不是老四的错。
你们要是真把他杀了,将来大明要是有难,谁来守护北疆?谁来对抗蒙古人?” 郭英犹豫了一下,道:“陛下,臣明白了。
将来要是真跟燕王殿下对上,臣会手下留情,尽量劝和。
” 何福也道:“臣也会。
燕王殿下是个难得的将才,要是能为大明效力,比杀了他好。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达则道:“陛下放心,臣会暗中给燕王殿下送信,告诉他五侯的弱点和建文帝的部署,让他有个准备。
” 朱元璋点了点头,满意地笑了:“好!有你们这句话,咱就放心了。
你们都是咱的老兄弟,咱相信你们不会让咱失望。
” 三人躬身道:“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 走出御书房,徐达对郭英、何福道:“陛下也是没办法,才让咱们这么做。
咱们可得小心,别被建文帝和齐泰、黄子澄发现了。
” 郭英点了点头:“放心,咱会做得隐蔽些。
将来要是真跟燕王殿下对上,咱就假装打不过他,让他赢几场,也好让建文帝知道,燕王殿下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 何福也道:“没错。
咱还可以故意拖延时间,让燕王殿下有机会积蓄力量。
只要拖到建文帝不耐烦,换了主帅,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 三人相视一笑,心里都有了主意。
他们知道,这么做是对不住建文帝,可也是为了大明,为了陛下,他们只能这么做。
此时天幕再揭:【中生代三巨头登场,朱棣地狱局初显】 紫禁城的余辉还没落下,奉天殿的铜鹤上凝着一层薄霜,值守的锦衣卫刚换完班,就见头顶天幕“嗡”地一声亮起,白光穿透雾气,在青砖地上投下大片光斑。
刚看完开国五侯爵的硬家底,天幕又要揭建文武将班底,他倒要瞧瞧,自己到底给允炆留了多少能打的人。
马皇
”朱元璋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眼神里满是复杂,“咱知道,君命难违,可棣儿也是咱朱家的血脉,你们要是能劝,就多劝劝,实在不行……也别伤他性命。
” 郭英等人听到这话,心里都是一惊——陛下这是明着护着燕王殿下啊!他们连忙躬身应道:“臣等遵旨!定不会伤燕王殿下性命。
” 朱元璋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转身走回龙椅。
马皇后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也泛起了酸楚——重八这是既想保大明江山,又想保棣儿,可这两者,偏偏很难两全。
徐达走到朱元璋身边,小声道:“陛下,您放心。
郭英他们都是忠臣,知道轻重,不会真伤了燕王殿下。
再说,燕王殿下也不是软柿子,真打起来,他也能自保。
” 朱元璋叹了口气:“但愿如此吧。
咱就是怕,到时候君命难违,他们想手下留情都难。
” 天幕的字迹又亮了起来,开始播放五侯的总结,看得朱棣心里更加警惕: 【咱把话说在前头,这五位侯爷可不是软柿子——郭英的奇袭能打你个措手不及,耿炳文的防守能把你耗到粮草断绝,顾成的先锋能冲破你的阵型,何福的谋略能算到你下一步,俞通渊的归附军能从侧面突袭。
建文帝要是把这五人都派出来,朱棣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得头疼!】 朱棣看完,深吸了一口气,走到徐达身边,躬身道:“岳父,您看这五位侯爷,我将来要是真跟他们对上,该怎么办?” 徐达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老四,别害怕。
这五位侯爷虽然厉害,可也不是没有弱点。
郭英善奇袭,可他胆子小,只要你加强防备,他就不敢轻易动手;耿炳文善防守,可他不擅长进攻,你只要跟他打运动战,他就跟不上你的节奏;顾成善先锋,可他太勇猛,容易冲动,你只要设个埋伏,就能引他上钩;何福善谋略,可他太谨慎,你只要故意露出破绽,就能打乱他的计划;俞通渊善带归附军,可归附军人心不齐,你只要派人策反,就能瓦解他的兵力。
” 朱棣点了点头,心里豁然开朗:“我明白了,只要知己知彼,就能找到他们的弱点,逐个击破。
” 徐达笑着道:“没错!你小子聪明,一点就透。
将来要是真跟他们对上,记住,别硬碰硬,要多用计谋。
” 蓝玉站在一旁,听到徐达给朱棣出主意,心里有些不服气,可又不敢说什么——谁让自己不如徐达厉害呢?他只能小声嘀咕:“有什么了不起的,要是我,我也能想出办法。
” 朱棣听到了,却没跟他计较,只是笑了笑——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冲动的少年了,他知道,跟蓝玉这种人计较,只会浪费时间。
就在武将们讨论如何应对朱棣的时候,文臣们却有了不同的看法。
李善长走到刘伯温身边,小声道:“刘伯温啊,你觉得这五位侯爷真能齐心协力,打败燕王殿下吗?” 刘伯温摇了摇头,手里的羽扇轻摇:“难。
这五位侯爷虽然个个都有本事,可性格各异,又互不统属。
郭英是陛下的老部下,有些傲气;耿炳文年纪大了,有些固执;顾成勇猛有余,谋略不足;何福自视甚高,看不起其他人;俞通渊性格沉稳,却不爱说话。
他们要是在一起打仗,肯定会互相不服气,很难配合好。
” 李善长点了点头:“你说得对。
当年打陈友谅的时候,要是没有陛下统一指挥,徐将军、常将军他们也很难配合好。
建文要是不能派一个能压得住他们的人当主帅,就算有五侯,也很难打赢燕王殿下。
” 刘伯温又道:“更重要的是,建文帝身边有齐泰、黄子澄这两个酸儒。
他们不懂兵法,却喜欢指手画脚。
要是他们在后面瞎指挥,五侯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来。
” 两人的对话被朱元璋听到了,他点了点头,心里却是冷笑——是啊,五侯虽强,可真正麻烦的是允炆那个小狼崽子,虽然现在看不出他治国水平,但绝对不会好,这是咱的直觉。
看来,自己得想个办法,帮棣儿一把。
散朝后,朱元璋把徐达、郭英、何福三人叫到了御书房。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三人,沉声道:“咱叫你们来,是有件事要跟你们说。
将来要是建文帝派你们去打棣儿,你们可得记住,能劝就劝,能放水就放水,别真把棣儿逼到绝路。
” 徐达等人心里一惊,连忙躬身道:“陛下,这……这恐怕不妥吧?君命难违啊!” 朱元璋叹了口气:“咱知道君命难违,可老四也是咱的儿子,也是为了大明。
允炆削藩太急,逼得老四没办法才起兵,这不是老四的错。
你们要是真把他杀了,将来大明要是有难,谁来守护北疆?谁来对抗蒙古人?” 郭英犹豫了一下,道:“陛下,臣明白了。
将来要是真跟燕王殿下对上,臣会手下留情,尽量劝和。
” 何福也道:“臣也会。
燕王殿下是个难得的将才,要是能为大明效力,比杀了他好。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达则道:“陛下放心,臣会暗中给燕王殿下送信,告诉他五侯的弱点和建文帝的部署,让他有个准备。
” 朱元璋点了点头,满意地笑了:“好!有你们这句话,咱就放心了。
你们都是咱的老兄弟,咱相信你们不会让咱失望。
” 三人躬身道:“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 走出御书房,徐达对郭英、何福道:“陛下也是没办法,才让咱们这么做。
咱们可得小心,别被建文帝和齐泰、黄子澄发现了。
” 郭英点了点头:“放心,咱会做得隐蔽些。
将来要是真跟燕王殿下对上,咱就假装打不过他,让他赢几场,也好让建文帝知道,燕王殿下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 何福也道:“没错。
咱还可以故意拖延时间,让燕王殿下有机会积蓄力量。
只要拖到建文帝不耐烦,换了主帅,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 三人相视一笑,心里都有了主意。
他们知道,这么做是对不住建文帝,可也是为了大明,为了陛下,他们只能这么做。
此时天幕再揭:【中生代三巨头登场,朱棣地狱局初显】 紫禁城的余辉还没落下,奉天殿的铜鹤上凝着一层薄霜,值守的锦衣卫刚换完班,就见头顶天幕“嗡”地一声亮起,白光穿透雾气,在青砖地上投下大片光斑。
刚看完开国五侯爵的硬家底,天幕又要揭建文武将班底,他倒要瞧瞧,自己到底给允炆留了多少能打的人。
马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