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泰山压顶,螳臂当车

关灯
太悬了。

    ” “不好说,燕王殿下可是跟着徐将军学过武的,说不定有奇招。

    而且天幕接下来要播‘侵略如火,燕王无双’,肯定有好戏看。

    ” 宫内的太监宫女也在偷偷议论:“刚才看到天幕上的兵力,我都吓傻了。

    十三万精兵,还有那么多战马,燕王殿下怎么可能打得过?” “皇后娘娘和燕王妃都快哭了,看得我心里也难受。

    希望燕王殿下能平安无事。

    ” 奉天殿内,朱元璋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十六七万战兵,披甲率七成……咱的大明是强了,可怎么就用来打内战了呢?” 徐达走到朱元璋身边,小声道:“陛下,别太着急。

    一刻钟后天幕就会继续播放,到时候就知道燕王殿下有没有破局的办法了。

    ” 朱元璋点了点头,可还是忍不住担忧:“咱就怕……就怕棣儿输了,到时候允炆那孩子,还会不会对咱其他儿子下手?” 徐达叹了口气:“陛下,现在想这些也没用。

    咱们只能等天幕播放,看看接下来的发展。

    ” 一刻钟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头顶的天幕再次亮起,一行醒目的红色大字跃然幕上,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瞬间点燃了殿中众人的情绪: 【休息结束,天幕继续播放——靖难之役系列第二阶段:侵略如火,燕王无双!面对十六七万明军的泰山压顶,朱棣放弃固守北平的想法,提出疯狂破局之策:南攻北守,主动找耿炳文决战!他如何调动三万机动兵力,避开潘忠、杨松的精骑,绕开莫州、河间的守军,直扑耿炳文主力?耿炳文又将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疯批”打法?且看燕王朱棣如何以少胜多,书写“侵略如火”的传奇!】 “什么?!南攻北守?主动找耿炳文决战?”朱元璋猛地停下脚步,眼睛瞪得溜圆,“这小子是疯了吗?耿炳文有十三万精兵,他只有三万机动兵力,主动决战不是送死吗?” 徐达也愣住了,手里的地图差点掉在地上:“主动决战?这……这也太冒险了!耿炳文最擅长防守,要是他在半路设埋伏,燕王殿下的三万兵马就全完了!” 傅友德皱着眉道:“陛下,徐将军,别着急。

    燕王殿下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他熟悉北平的地形,说不定能找到耿炳文的弱点,打他个措手不及。

    ” 蓝玉却笑了:“哈哈哈!这才像咱认识的朱棣!有冲劲!主动决战好啊!跟耿炳文那老小子耗着,只会越来越被动,不如主动出击,说不定能赢!” 王弼也点头道:“蓝将军说得对。

    燕王殿下的骑兵虽然少,可都是精锐,要是能绕开潘忠、杨松,直扑耿炳文主力,打他个立足未稳,说不定真能打赢。

    ” 朱棣站在一旁,听到天幕说自己提出“南攻北守,主动决战”,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知道,这是唯一的破局办法。

    固守北平,只会被耿炳文围死;被动防守,只会被明军一点点消耗。

    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抓住一线生机。

     他走到朱元璋身边,躬身道:“父皇,儿臣知道主动决战很冒险,可这是唯一的办法。

    耿炳文虽然有十三万精兵,可他年纪大了,用兵过于谨慎,而且他的主力刚从开封开拔,还没站稳脚跟。

    儿臣只要能绕开沿途的守军,先声夺人,打他个措手不及,就有机会赢。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众人听到朱棣的决定,反应各不相同。

     文臣们大多还是震惊。

    李善长捋着胡子,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才道:“主动决战……这也太冒险了。

    燕王殿下只有三万机动兵力,耿炳文有十三万精兵,而且还有顾成这样的猛将,万一输了,可就全完了。

    ” 刘伯温却摇了摇头,手里的羽扇轻摇:“李大人,话不能这么说。

    燕王殿下要是不主动决战,固守北平,迟早会被耿炳文围死。

    主动出击,虽然冒险,可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而且,燕王殿下熟悉北平的地形,又有张玉、徐安这些得力的将领,说不定真能创造奇迹。

    ” 其他文臣也纷纷点头,觉得刘伯温说得有道理。

    虽然主动决战很冒险,可这是唯一的破局办法,只能期待朱棣能创造奇迹。

     武将们则大多表示支持。

    冯胜拍着大腿道:“好!主动决战好!当年陛下打陈友谅,也是主动出击,才赢了鄱阳湖之战。

    燕王殿下这是跟陛下学,有魄力!” 汤和也道:“没错!耿炳文的主力刚到,肯定没做好准备。

    燕王殿下要是能绕开沿途的守军,直扑他的大营,说不定能一举击溃他的主力。

    只要耿炳文的主力败了,其他几路明军就会不战自退。

    ” 朱标和几个成年的弟弟听到朱棣的决定,也松了口气。

    朱标道:“老四果然有魄力!主动决战虽然冒险,可总比坐以待毙好。

    希望他能打赢这场仗,别让咱们朱家手足相残。

    ” 秦王朱樉也道:“是啊!老四要是赢了,说不定能让允炆那孩子清醒清醒。

    ” 后宫的女眷们听到天幕的预告,也渐渐放下心来。

    徐妙云擦干眼泪,脸上露出一丝期待:“四哥果然没让我失望!主动决战虽然冒险,可他肯定有办法赢。

    我相信他!” 马皇后也笑着道:“是啊!棣儿这孩子,从小就有股不服输的劲。

    他既然敢提出这个办法,就肯定有把握。

    咱们就等着看天幕播放,看棣儿怎么打赢这场仗。

    ” 秦王妃王氏、晋王朱棡妃谢氏等女眷也纷纷点头,脸上的担忧渐渐被期待取代。

    她们知道,接下来的天幕播放,将是这场“靖难之役”的关键,也将决定朱棣的命运。

     天幕的字迹继续播放,详细介绍了朱棣“南攻北守”计划的细节,看得殿中众人都忍不住赞叹: 朱棣提出的“南攻北守”计划,具体分为两步: 【第一步,北守。

    朱棣任命徐安为北平北部守将,率领一万兵马,驻守居庸关、怀来等地,抵御刘真的大宁兵马;同时任命张玉的部将薛禄,率领五千兵马,驻守山海关附近,牵制吴高的辽东骑兵。

    这一万五千兵马的任务很明确:坚守不出,拖延时间,不让北、东两路明军南下增援耿炳文。

    】 第二步,南攻。

    朱棣亲自率领三万机动兵力,先吃掉雄县的潘忠、杨松,然后寻机歼灭莫州、河间的守军,沿着北平西南,日夜兼程,直扑耿炳文的主力。

    】 【这个计划的疯狂之处在于:】 【兵力分配极端:用两万兵马牵制西北、东北两路明军,用三兵马对抗耿炳文的十三万主力,兵力悬殊。

    】 【行军路线冒险:容易被明军发现,一旦被发现,就会腹背受敌。

    】 【决战时机刁钻:耿炳文的主力刚到真定,还在安营扎寨,没做好战斗准备,朱棣就是要打他个立足未稳。

    】 【朱棣之所以敢提出这个计划,是因为他看透了耿炳文的弱点:耿炳文虽然擅长进攻,但是用兵太过循规蹈矩,过于谨慎,只要打他个措手不及,就能击溃他的主力。

    同时,他也看透了潘忠、杨松、吴高等人的弱点:潘忠、杨松骄傲自大,肯定想不到;吴高胆小谨慎,只要薛禄牵制住他,他就不敢轻易南下。

    】 “好!好一个‘南攻北守’!”朱元璋激动得拍了拍御案,“这小子,把每个人的弱点都看透了!用一万五千兵马牵制两路明军,用两万五千兵马直扑耿炳文主力,这胆子,这谋略,跟咱当年一模一样!” 徐达也笑着道:“陛下说得是!燕王殿下这计划,看似疯狂,实则处处透着谋略。

    绕开沿途守军,打耿炳文个立足未稳,这正是对付耿炳文的最佳办法。

    而且,他还安排了徐安、薛禄牵制北、东两路明军,考虑得非常周全。

    ” 傅友德也道:“没错!耿炳文的主力刚到真定,肯定没做好准备。

    燕王殿下要是能突然出现在真定城下,耿炳文肯定会慌。

    只要耿炳文一慌,他的十三万主力就会乱,到时候燕王殿下再率军冲锋,说不定真能击溃他的主力。

    ” 朱棣站在一旁,听到天幕对自己计划的评价,脸上露出一丝自豪。

    他知道,这个计划虽然疯狂,可只要执行得当,就一定能赢。

    他对朱元璋和徐达道:“父皇,徐伯父,儿臣已经做好了准备。

    只要天幕播放的内容属实,儿臣定能按照这个计划,击溃耿炳文的主力,打赢这场仗。

    ”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好!咱相信!接下来,就看天幕播放,看你怎么执行这个计划,怎么打赢这场‘以少胜多’的传奇之战!”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历史天幕:永乐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