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泰山压顶,螳臂当车
关灯
小
中
大
人!十三万对三万,不管谁赢,都会死很多人,消耗大量粮草和兵器,这对大明的国力,是巨大的打击。
他仿佛看到了战场上的血流成河,听到了士兵们的哀嚎,心里一阵酸楚。
“重八,别太难过了。
”马皇后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天幕播放的只是将来的事,说不定能改变呢?” 朱元璋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难啊……允炆要削藩,棣儿要自保,这仗,怕是躲不过了。
咱只希望,他们能少死些人,别把大明的根基给毁了。
” 他看向朱棣,眼神里满是愧疚——是自己把棣儿封到北平,让他成了建文帝削藩的目标;也是自己留下这么多能打的将领,让棣儿面对这么难的局面。
他小声道:“棣儿,委屈你了。
” 朱棣连忙躬身道:“父皇,儿臣不委屈。
为了大明,为了自保,儿臣就算拼了命,也会打赢这场仗。
” 散朝后,朱元璋特意把徐达、傅友德、冯胜、汤和、王弼、耿炳文、蓝玉、常茂等武将,还有朱棣,叫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的暖炉烧得正旺,可气氛却异常凝重。
徐达先开口,手里拿着一张简易的北平地图:“陛下,各位兄弟,咱们今天就敞开了说——燕王这三万机动兵力,要对付耿炳文的十三万主力,再加上刘真、吴高的兵马,怎么打?” 冯胜皱着眉,指着地图上的雄县:“潘忠、杨松的九千精骑在雄县,莫州有守军,河间有徐凯,这三个地方像钉子一样,挡住了北平向南的路。
要是不先拔掉这三颗钉子,耿炳文的主力一到,就被围死了。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汤和摇了摇头:“拔钉子容易,可耿炳文的主力就在后面。
你这边拔钉子,耿炳文那边就会派兵增援,到时候腹背受敌,更麻烦。
” 王弼摸着下巴,想了想道:“要不,打偷袭?殿下的骑兵虽然少,可都是精锐,趁夜偷袭雄县,杀潘忠、杨松一个措手不及。
只要拿下雄县,莫州和河间就成了孤军,说不定会不战自退。
” 蓝玉却反驳道:“偷袭哪有这么容易?潘忠、杨松都是老将,肯定会加强防备。
而且他们有九千精骑,就算偷袭成功,也得付出很大代价,到时候怎么对付耿炳文的主力?” 常茂年轻气盛,大声道:“怕什么?当年鄱阳湖,陛下二十万对陈友谅六十万,不也赢了吗?只要跟陛下学,用火攻,肯定能赢!” “你懂个球!”耿炳文瞪了他一眼,“鄱阳湖是水战,现在是陆战,怎么用火攻?而且耿炳文的主力是步兵为主,火攻根本没用。
” 傅友德一直没说话,这时才开口:“最麻烦的是顾成。
顾成擅长打硬仗,还能当先锋,要是他率军冲锋,燕军的防线很难守住。
而且耿炳文擅攻又擅守,要是他把北平围起来,打持久战,燕军的粮草肯定撑不住。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半天,却没得出一个靠谱的办法。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朱棣身上。
朱棣深吸一口气,道:“各位伯父、叔叔,我知道这仗很难打。
可我也有优势——我熟悉北平的地形,士兵们也都愿意跟着我拼命。
而且,耿炳文虽然厉害,可他年纪大了,反应慢;顾成虽然勇猛,可太冲动;潘忠、杨松虽然有精骑,可骄傲自大。
只要能抓住他们的弱点,说不定能找到破局的机会。
” 徐达点了点头:“殿下说得对。
打仗不光靠兵力,还靠谋略。
你只要能抓住他们的弱点,逐个击破,说不定能赢。
” 朱元璋看着众人,心里稍微安定了些——有这么多老将帮老四出主意,老四说不定真能找到破局的办法。
他道:“你们继续讨论,有什么好办法,随时跟咱说。
咱今天管饭。
” 与此同时,文华殿里,李善长、刘伯温等文臣也在讨论这场仗。
可他们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找到破局的办法。
李善长捋着胡子,道:“北平无险可守,根本没办法固守。
三万机动兵力,面对十六七万人,就像鸡蛋碰石头。
” 刘伯温摇着羽扇,道:“是啊,明军的兵员素质高,将领也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
光是顾成一个人,就够头疼的了。
更别说还有耿炳文、刘真、吴高这些人。
” 一个年轻的翰林小声道:“能不能议和?让殿下放弃兵权,回京师当个闲散王爷?” “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啊!”李善长瞪了他一眼,“建文帝已经削了周、代、岷、齐四位王爷,怎么可能放过燕王?议和根本没用。
” 刘伯温也道:“就算建文帝同意议和,殿下也不敢回京师。
回京师就是软禁,跟那些被废的王爷没什么区别。
” 文臣们讨论了半天,最后只能叹气——这是一场无解的死局,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朱棣根本赢不了。
东宫的书房里,朱标和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周王朱橚等几个成年的弟弟,也在讨论天幕上的内容。
气氛异常沉重,谁都没说话。
最后,朱标先开口,声音沙哑:“四弟……真的要面对这么多兵马吗?十六七万对三万……这根本不是打仗,这是送死。
” 秦王朱樉性格暴躁,却也有些担忧:“大哥,要我说直接上去莽就行,杀一个不赔,杀两个赚了,怎么着也能带走六七万人” 晋王朱棡摇了摇头:“没用的。
允炆那边优势太大了。
而且,老四也不会放弃兵权,他要是放弃了,就是死路一条。
” 不久前被天幕播报被建文帝废为庶人的周王朱橚,对建文帝满是怨恨,可也担心朱棣:“四哥虽然厉害,可兵力太少了。
耿炳文、顾成都是老将,四哥很难赢。
” 朱标叹了口气:“咱们能做的,只有祈祷老四能平安无事。
希望天幕播放的内容,能有转机。
” 兄弟们你一言我一语,心里都满是担忧——他们虽然和朱棣有矛盾,可毕竟是手足,谁也不想看到朱棣战死。
后宫的坤宁宫偏殿里,徐妙云坐在椅子上,眼泪早就掉了下来。
马皇后坐在她身边,紧紧握着她的手,小声安慰:“妙云,别担心,棣儿那么聪明,肯定能想出办法的。
” 徐妙云摇了摇头,声音哽咽:“母后,十六七万对三万……怎么打啊?光是雄县的九千精骑,就有一万多匹战马,四哥的骑兵根本不是对手。
而且,耿炳文、顾成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四哥怎么可能打得过?” 秦王妃王氏(王保保妹妹)也叹了口气:“妹妹,我哥哥当年跟明军打仗,最忌惮的就是明军的防守和冲锋。
何况是耿炳文的‘铁壁阵’,连张士诚的十万大军都攻不破;顾成更是敢带着几百人冲几万敌军的阵,这种猛将,四弟要对付一个都难,现在好几个一起上,还有十六七万兵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王侧妃邓氏是邓愈的女儿,从小听着战场故事长大,她皱着眉补充:“我父亲常说,打仗最怕的就是‘泰山压顶’——敌军兵力是你五倍还多,又占着天时地利,就算你本事再大,也很难翻盘。
而且那十六七万兵马,列阵就要方圆十里地,杀声震天的时候,谁还能顾得上谁?就算有人想放水,刀枪无眼,也未必能护住四哥。
” 晋王妃谢氏是谢成的女儿,也跟着点头:“天幕上不是说过,耿炳文带的十三万兵里,有三万是跟着他守了十几年城的‘长兴军’,这些人连死都不怕,就怕没仗打。
四弟的燕军虽然精锐,可跟‘长兴军’比,可能还是差了点火候。
” 周王妃冯氏(冯胜侄女)握住徐妙云的另一只手,徐妙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可心里的担忧却丝毫未减——她望着窗外的天空,心里默默祈祷:四郎,你一定要平安,一定要想出办法。
马皇后看着徐妙云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
她拍了拍徐妙云的手背,道:“妙云,别担心。
棣儿本身就是当时的大明第一将身边还有张玉、徐安这些得力的将领,他们肯定能帮棣儿想出办法。
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相信棣儿。
” 后宫的女眷们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坐着,每个人的心里都揪得紧紧的。
她们知道,接下来的天幕播放,将决定朱棣的生死,也决定着大明的未来。
天幕显示“第一阶段播放完毕,休息一刻钟”后,白光渐渐暗了下去。
可紫禁城内外,却没有一丝放松的气氛——奉天殿的君臣、后宫的女眷、甚至宫外的百姓,都在议论着刚才的内容。
奉天殿外,几个锦衣卫小声讨论:“你说燕王殿下能打赢吗?十六七万对三万,这也
他仿佛看到了战场上的血流成河,听到了士兵们的哀嚎,心里一阵酸楚。
“重八,别太难过了。
”马皇后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天幕播放的只是将来的事,说不定能改变呢?” 朱元璋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难啊……允炆要削藩,棣儿要自保,这仗,怕是躲不过了。
咱只希望,他们能少死些人,别把大明的根基给毁了。
” 他看向朱棣,眼神里满是愧疚——是自己把棣儿封到北平,让他成了建文帝削藩的目标;也是自己留下这么多能打的将领,让棣儿面对这么难的局面。
他小声道:“棣儿,委屈你了。
” 朱棣连忙躬身道:“父皇,儿臣不委屈。
为了大明,为了自保,儿臣就算拼了命,也会打赢这场仗。
” 散朝后,朱元璋特意把徐达、傅友德、冯胜、汤和、王弼、耿炳文、蓝玉、常茂等武将,还有朱棣,叫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的暖炉烧得正旺,可气氛却异常凝重。
徐达先开口,手里拿着一张简易的北平地图:“陛下,各位兄弟,咱们今天就敞开了说——燕王这三万机动兵力,要对付耿炳文的十三万主力,再加上刘真、吴高的兵马,怎么打?” 冯胜皱着眉,指着地图上的雄县:“潘忠、杨松的九千精骑在雄县,莫州有守军,河间有徐凯,这三个地方像钉子一样,挡住了北平向南的路。
要是不先拔掉这三颗钉子,耿炳文的主力一到,就被围死了。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汤和摇了摇头:“拔钉子容易,可耿炳文的主力就在后面。
你这边拔钉子,耿炳文那边就会派兵增援,到时候腹背受敌,更麻烦。
” 王弼摸着下巴,想了想道:“要不,打偷袭?殿下的骑兵虽然少,可都是精锐,趁夜偷袭雄县,杀潘忠、杨松一个措手不及。
只要拿下雄县,莫州和河间就成了孤军,说不定会不战自退。
” 蓝玉却反驳道:“偷袭哪有这么容易?潘忠、杨松都是老将,肯定会加强防备。
而且他们有九千精骑,就算偷袭成功,也得付出很大代价,到时候怎么对付耿炳文的主力?” 常茂年轻气盛,大声道:“怕什么?当年鄱阳湖,陛下二十万对陈友谅六十万,不也赢了吗?只要跟陛下学,用火攻,肯定能赢!” “你懂个球!”耿炳文瞪了他一眼,“鄱阳湖是水战,现在是陆战,怎么用火攻?而且耿炳文的主力是步兵为主,火攻根本没用。
” 傅友德一直没说话,这时才开口:“最麻烦的是顾成。
顾成擅长打硬仗,还能当先锋,要是他率军冲锋,燕军的防线很难守住。
而且耿炳文擅攻又擅守,要是他把北平围起来,打持久战,燕军的粮草肯定撑不住。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半天,却没得出一个靠谱的办法。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朱棣身上。
朱棣深吸一口气,道:“各位伯父、叔叔,我知道这仗很难打。
可我也有优势——我熟悉北平的地形,士兵们也都愿意跟着我拼命。
而且,耿炳文虽然厉害,可他年纪大了,反应慢;顾成虽然勇猛,可太冲动;潘忠、杨松虽然有精骑,可骄傲自大。
只要能抓住他们的弱点,说不定能找到破局的机会。
” 徐达点了点头:“殿下说得对。
打仗不光靠兵力,还靠谋略。
你只要能抓住他们的弱点,逐个击破,说不定能赢。
” 朱元璋看着众人,心里稍微安定了些——有这么多老将帮老四出主意,老四说不定真能找到破局的办法。
他道:“你们继续讨论,有什么好办法,随时跟咱说。
咱今天管饭。
” 与此同时,文华殿里,李善长、刘伯温等文臣也在讨论这场仗。
可他们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找到破局的办法。
李善长捋着胡子,道:“北平无险可守,根本没办法固守。
三万机动兵力,面对十六七万人,就像鸡蛋碰石头。
” 刘伯温摇着羽扇,道:“是啊,明军的兵员素质高,将领也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
光是顾成一个人,就够头疼的了。
更别说还有耿炳文、刘真、吴高这些人。
” 一个年轻的翰林小声道:“能不能议和?让殿下放弃兵权,回京师当个闲散王爷?” “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啊!”李善长瞪了他一眼,“建文帝已经削了周、代、岷、齐四位王爷,怎么可能放过燕王?议和根本没用。
” 刘伯温也道:“就算建文帝同意议和,殿下也不敢回京师。
回京师就是软禁,跟那些被废的王爷没什么区别。
” 文臣们讨论了半天,最后只能叹气——这是一场无解的死局,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朱棣根本赢不了。
东宫的书房里,朱标和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周王朱橚等几个成年的弟弟,也在讨论天幕上的内容。
气氛异常沉重,谁都没说话。
最后,朱标先开口,声音沙哑:“四弟……真的要面对这么多兵马吗?十六七万对三万……这根本不是打仗,这是送死。
” 秦王朱樉性格暴躁,却也有些担忧:“大哥,要我说直接上去莽就行,杀一个不赔,杀两个赚了,怎么着也能带走六七万人” 晋王朱棡摇了摇头:“没用的。
允炆那边优势太大了。
而且,老四也不会放弃兵权,他要是放弃了,就是死路一条。
” 不久前被天幕播报被建文帝废为庶人的周王朱橚,对建文帝满是怨恨,可也担心朱棣:“四哥虽然厉害,可兵力太少了。
耿炳文、顾成都是老将,四哥很难赢。
” 朱标叹了口气:“咱们能做的,只有祈祷老四能平安无事。
希望天幕播放的内容,能有转机。
” 兄弟们你一言我一语,心里都满是担忧——他们虽然和朱棣有矛盾,可毕竟是手足,谁也不想看到朱棣战死。
后宫的坤宁宫偏殿里,徐妙云坐在椅子上,眼泪早就掉了下来。
马皇后坐在她身边,紧紧握着她的手,小声安慰:“妙云,别担心,棣儿那么聪明,肯定能想出办法的。
” 徐妙云摇了摇头,声音哽咽:“母后,十六七万对三万……怎么打啊?光是雄县的九千精骑,就有一万多匹战马,四哥的骑兵根本不是对手。
而且,耿炳文、顾成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四哥怎么可能打得过?” 秦王妃王氏(王保保妹妹)也叹了口气:“妹妹,我哥哥当年跟明军打仗,最忌惮的就是明军的防守和冲锋。
何况是耿炳文的‘铁壁阵’,连张士诚的十万大军都攻不破;顾成更是敢带着几百人冲几万敌军的阵,这种猛将,四弟要对付一个都难,现在好几个一起上,还有十六七万兵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王侧妃邓氏是邓愈的女儿,从小听着战场故事长大,她皱着眉补充:“我父亲常说,打仗最怕的就是‘泰山压顶’——敌军兵力是你五倍还多,又占着天时地利,就算你本事再大,也很难翻盘。
而且那十六七万兵马,列阵就要方圆十里地,杀声震天的时候,谁还能顾得上谁?就算有人想放水,刀枪无眼,也未必能护住四哥。
” 晋王妃谢氏是谢成的女儿,也跟着点头:“天幕上不是说过,耿炳文带的十三万兵里,有三万是跟着他守了十几年城的‘长兴军’,这些人连死都不怕,就怕没仗打。
四弟的燕军虽然精锐,可跟‘长兴军’比,可能还是差了点火候。
” 周王妃冯氏(冯胜侄女)握住徐妙云的另一只手,徐妙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可心里的担忧却丝毫未减——她望着窗外的天空,心里默默祈祷:四郎,你一定要平安,一定要想出办法。
马皇后看着徐妙云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
她拍了拍徐妙云的手背,道:“妙云,别担心。
棣儿本身就是当时的大明第一将身边还有张玉、徐安这些得力的将领,他们肯定能帮棣儿想出办法。
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相信棣儿。
” 后宫的女眷们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坐着,每个人的心里都揪得紧紧的。
她们知道,接下来的天幕播放,将决定朱棣的生死,也决定着大明的未来。
天幕显示“第一阶段播放完毕,休息一刻钟”后,白光渐渐暗了下去。
可紫禁城内外,却没有一丝放松的气氛——奉天殿的君臣、后宫的女眷、甚至宫外的百姓,都在议论着刚才的内容。
奉天殿外,几个锦衣卫小声讨论:“你说燕王殿下能打赢吗?十六七万对三万,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