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建文震怒,倾巢而出
关灯
小
中
大
舍不得调离。
】 【第三道令:征调西川瞿能父子进京。
瞿能在西川平叛多年,带着儿子瞿陶、瞿帅,打遍西川无敌手,“瞿家军”的名号能让叛军闻风丧胆;朱允炆特意下旨,让瞿能带着西川最精锐的五千“山地兵”,星夜兼程赶往河北——这支兵擅长攀山越岭,正好对付北平周边的山地地形。
】 【第四道令:调西北甘凉铁骑。
虽然没让宋晟亲自出征,可朱允炆下旨,让宋晟从甘凉骁骑里抽调三千精锐,由宋晟的儿子宋琥率领,东进河北;甘凉铁骑是大明西北最能打的骑兵,当年追着北元跑了几千里,战斗力比蒙古骑兵还强。
】 【第五道令:调南方兵马北上。
陈辉率领五万水师,从长江顺流而下,再从山东登州登陆,驰援河北;腾聚率领三万“南军”,从安徽、江苏出发,北上集结;这两支兵马,虽然不如北方边军精锐,可胜在人多,能充任辅兵,负责押运粮草、构筑工事。
】 【第六道令:重组辽东骑兵。
朱允炆知道杨文性格谨慎,怕他不敢主动出击,特意下旨,让杨文交出辽东骑兵主力(约一万五千人),交由太祖义子平安统帅;平安是朱元璋的义子,跟着朱元璋长大,骁勇善战,当年跟着蓝玉打罕东,曾单骑冲阵,斩杀叛军首领;朱允炆让平安带着辽东骑兵,乘船从海路南下,在山东登州登陆,与陈辉的水师汇合。
】 【第七道令:调山西边军东进。
安陆侯吴杰率领四万山西边军,从大同出发,东进河北,会同各路兵马集结;山西边军常年跟蒙古人打仗,经验丰富,尤其擅长防守,是围剿燕军的“后援屏障”。
】 【短短半个月,建文朝调动的兵马,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遍布大明各地。
除了镇守西北的宋晟、镇守云南的沐晟(沐英之子)不能调离,大明几乎所有的精兵强将,都被派往河北前线。
清点兵力时,连兵部尚书茹瑺都吓了一跳——不算辅兵、民夫,光是能上阵的战兵,就有足足五十万!】 【五十万大军,带着最好的军械、最足的粮草,朝着北平的方向集结。
朱允炆站在乾清宫的城楼上,看着远处出征的军队,眼神里满是决绝:“朱棣,这一次,朕看你还怎么逃!”】 “五……五十万?!”朱元璋手里的烧饼“啪”地掉在地上,他盯着天幕,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声音都在发抖,“咱当年打鄱阳湖,也才凑了二十万战兵!允炆这小崽子,居然能调出五十万?!他是把咱留给他的家底,全拿去打棣儿了?!” 马皇后也惊呆了,手里的帕子掉在地上都没察觉。
她看着天幕里“豹韬卫精骑”“西番铁骑”“甘凉铁骑”的名字,嘴唇哆嗦着:“这些都是……都是重八你日后精心练出来的精锐啊!还有豹韬卫是皇帝亲军,怎么能随便派去打仗?还有甘凉铁骑,宋晟就那么点家底,抽调三千,西北要是出事怎么办?” “他不管!他现在眼里只有杀棣儿!”朱元璋气得一拍御案,御案上的汤碗都晃了晃,“五十万打七八万!他是疯了!是不要命了!大明的兵马是用来守边疆、打外敌的,不是用来打自家人的!他把精锐全调去河北,蒙古人要是来犯,云南要是出事,谁来守?!” 徐达、傅友德等武将也彻底震惊了。
徐达手里的汤碗差点脱手,他看着天幕,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才叹道:“陛下,这……这哪里是围剿,这是‘屠灭’啊!五十万大军,还全是精锐,燕王殿下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挡不住啊!” 傅友德也跟着叹气,语气里满是心疼:“甘凉铁骑、西番铁骑、辽东骑兵……这些都是咱们大明最能打的骑兵,现在全派去打燕王殿下,要是有个闪失,大明的骑兵家底就空了。
将来蒙古人再来,咱们拿什么跟人家打?” 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五兄弟,站在殿下,彻底傻了。
朱标脸色惨白,扶着身边的柱子才没倒下,他看着天幕,声音沙哑:“五十万……允炆怎么能这么做?都是一家人,何必赶尽杀绝?” 朱樉性格最爆,当场就骂了出来:“这小崽子是疯了!他是想把咱们朱家的人全杀了才甘心!五十万打四弟的七八万,他怎么不去打蒙古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棡也皱着眉,语气沉重:“四弟现在只有北平三府,兵力不过七八万,就算想反,也翻不了天。
允炆这么做,不是剿贼,是在耗大明的根基啊!” 朱橚刚被建文帝废过,对朱允炆本就有怨气,现在更是气得发抖:“他就是怕四哥赢!怕四哥威胁他的皇位!为了皇位,连大明的安危都不顾了!” 朱棣站在兄弟中间,脸色比纸还白。
他知道建文帝会派大军,可没想到会是五十万,还全是精锐。
他攥紧拳头,指甲嵌进肉里,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不是困局,是死局——绝对的死局。
后宫的坤宁宫偏殿里,徐妙云看着天幕上“五十万大军”的字迹,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掉。
她手里的绣绷掉在地上,丝线缠成一团,就像她此刻的心情。
秦王妃王氏(王保保妹妹)赶紧走过来,蹲下身帮她捡起绣绷,小声安慰:“妹妹,别太难过了。
天幕说的是将来事,不一定会发生……” 可话没说完,她自己就先红了眼眶。
她兄长王保保当年跟明军打仗,最多也就带十万兵马,五十万大军,还是全精锐,这根本不是“打仗”,是“碾压”——朱棣的七八万兵马,在五十万大军面前,就像蝼蚁一样,根本不堪一击。
晋王妃谢氏也走过来,握住徐妙云的手,手心里全是冷汗:“妹妹,我知道你担心四弟,可……可这五十万大军,还有郭英、瞿能这些老将,四弟……四弟真的太难了。
” 周王妃冯氏(冯胜侄女)看着徐妙云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
她父亲冯胜跟她说过,打仗讲究“兵力、将领、粮草”,现在建文帝三样都占尽,朱棣一样都不占,怎么可能赢?她张了张嘴,想安慰几句,
】 【第三道令:征调西川瞿能父子进京。
瞿能在西川平叛多年,带着儿子瞿陶、瞿帅,打遍西川无敌手,“瞿家军”的名号能让叛军闻风丧胆;朱允炆特意下旨,让瞿能带着西川最精锐的五千“山地兵”,星夜兼程赶往河北——这支兵擅长攀山越岭,正好对付北平周边的山地地形。
】 【第四道令:调西北甘凉铁骑。
虽然没让宋晟亲自出征,可朱允炆下旨,让宋晟从甘凉骁骑里抽调三千精锐,由宋晟的儿子宋琥率领,东进河北;甘凉铁骑是大明西北最能打的骑兵,当年追着北元跑了几千里,战斗力比蒙古骑兵还强。
】 【第五道令:调南方兵马北上。
陈辉率领五万水师,从长江顺流而下,再从山东登州登陆,驰援河北;腾聚率领三万“南军”,从安徽、江苏出发,北上集结;这两支兵马,虽然不如北方边军精锐,可胜在人多,能充任辅兵,负责押运粮草、构筑工事。
】 【第六道令:重组辽东骑兵。
朱允炆知道杨文性格谨慎,怕他不敢主动出击,特意下旨,让杨文交出辽东骑兵主力(约一万五千人),交由太祖义子平安统帅;平安是朱元璋的义子,跟着朱元璋长大,骁勇善战,当年跟着蓝玉打罕东,曾单骑冲阵,斩杀叛军首领;朱允炆让平安带着辽东骑兵,乘船从海路南下,在山东登州登陆,与陈辉的水师汇合。
】 【第七道令:调山西边军东进。
安陆侯吴杰率领四万山西边军,从大同出发,东进河北,会同各路兵马集结;山西边军常年跟蒙古人打仗,经验丰富,尤其擅长防守,是围剿燕军的“后援屏障”。
】 【短短半个月,建文朝调动的兵马,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遍布大明各地。
除了镇守西北的宋晟、镇守云南的沐晟(沐英之子)不能调离,大明几乎所有的精兵强将,都被派往河北前线。
清点兵力时,连兵部尚书茹瑺都吓了一跳——不算辅兵、民夫,光是能上阵的战兵,就有足足五十万!】 【五十万大军,带着最好的军械、最足的粮草,朝着北平的方向集结。
朱允炆站在乾清宫的城楼上,看着远处出征的军队,眼神里满是决绝:“朱棣,这一次,朕看你还怎么逃!”】 “五……五十万?!”朱元璋手里的烧饼“啪”地掉在地上,他盯着天幕,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声音都在发抖,“咱当年打鄱阳湖,也才凑了二十万战兵!允炆这小崽子,居然能调出五十万?!他是把咱留给他的家底,全拿去打棣儿了?!” 马皇后也惊呆了,手里的帕子掉在地上都没察觉。
她看着天幕里“豹韬卫精骑”“西番铁骑”“甘凉铁骑”的名字,嘴唇哆嗦着:“这些都是……都是重八你日后精心练出来的精锐啊!还有豹韬卫是皇帝亲军,怎么能随便派去打仗?还有甘凉铁骑,宋晟就那么点家底,抽调三千,西北要是出事怎么办?” “他不管!他现在眼里只有杀棣儿!”朱元璋气得一拍御案,御案上的汤碗都晃了晃,“五十万打七八万!他是疯了!是不要命了!大明的兵马是用来守边疆、打外敌的,不是用来打自家人的!他把精锐全调去河北,蒙古人要是来犯,云南要是出事,谁来守?!” 徐达、傅友德等武将也彻底震惊了。
徐达手里的汤碗差点脱手,他看着天幕,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才叹道:“陛下,这……这哪里是围剿,这是‘屠灭’啊!五十万大军,还全是精锐,燕王殿下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挡不住啊!” 傅友德也跟着叹气,语气里满是心疼:“甘凉铁骑、西番铁骑、辽东骑兵……这些都是咱们大明最能打的骑兵,现在全派去打燕王殿下,要是有个闪失,大明的骑兵家底就空了。
将来蒙古人再来,咱们拿什么跟人家打?” 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五兄弟,站在殿下,彻底傻了。
朱标脸色惨白,扶着身边的柱子才没倒下,他看着天幕,声音沙哑:“五十万……允炆怎么能这么做?都是一家人,何必赶尽杀绝?” 朱樉性格最爆,当场就骂了出来:“这小崽子是疯了!他是想把咱们朱家的人全杀了才甘心!五十万打四弟的七八万,他怎么不去打蒙古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棡也皱着眉,语气沉重:“四弟现在只有北平三府,兵力不过七八万,就算想反,也翻不了天。
允炆这么做,不是剿贼,是在耗大明的根基啊!” 朱橚刚被建文帝废过,对朱允炆本就有怨气,现在更是气得发抖:“他就是怕四哥赢!怕四哥威胁他的皇位!为了皇位,连大明的安危都不顾了!” 朱棣站在兄弟中间,脸色比纸还白。
他知道建文帝会派大军,可没想到会是五十万,还全是精锐。
他攥紧拳头,指甲嵌进肉里,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不是困局,是死局——绝对的死局。
后宫的坤宁宫偏殿里,徐妙云看着天幕上“五十万大军”的字迹,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掉。
她手里的绣绷掉在地上,丝线缠成一团,就像她此刻的心情。
秦王妃王氏(王保保妹妹)赶紧走过来,蹲下身帮她捡起绣绷,小声安慰:“妹妹,别太难过了。
天幕说的是将来事,不一定会发生……” 可话没说完,她自己就先红了眼眶。
她兄长王保保当年跟明军打仗,最多也就带十万兵马,五十万大军,还是全精锐,这根本不是“打仗”,是“碾压”——朱棣的七八万兵马,在五十万大军面前,就像蝼蚁一样,根本不堪一击。
晋王妃谢氏也走过来,握住徐妙云的手,手心里全是冷汗:“妹妹,我知道你担心四弟,可……可这五十万大军,还有郭英、瞿能这些老将,四弟……四弟真的太难了。
” 周王妃冯氏(冯胜侄女)看着徐妙云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
她父亲冯胜跟她说过,打仗讲究“兵力、将领、粮草”,现在建文帝三样都占尽,朱棣一样都不占,怎么可能赢?她张了张嘴,想安慰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