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兄弟阋墙,储君无望

关灯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我现在就盼着老四早点继位。

    到时候,我第一件事就是跟观音奴和离,把邓氏扶为正妃,好好过我的日子。

    至于皇位,那不是我该想的,也不是你该想的。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棡沉默了,他看着朱樉,又看了看桌上的酒杯,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知道,朱樉说的是对的,他们根本没有和朱棣抗衡的资本,与其做无谓的抗争,不如接受现实。

     “罢了罢了。

    ”朱棡端起酒杯,对朱樉说,“二哥,不说这些烦心事了。

    喝酒!今日咱们不醉不归!” 朱樉也端起酒杯,与朱棡的酒杯轻轻一碰:“好!不醉不归!” 两人不再谈论储位之争,只是一杯接一杯地喝酒。

    书房内的烛火摇曳,映着两人的身影,空气中的酒气越来越浓,却掩盖不住两人心中的无奈与失落。

     与此同时,秦王府外,一名小厮正悄悄退去。

    他快步走到街角,对等候在那里的一名中年男子躬身行礼:“大人,秦王和晋王在书房内喝酒,谈论的都是关于燕王殿下当储君的事。

    晋王起初不服,想要与燕王争储,被秦王劝住了。

    秦王说,他已经没有争储的资本,只盼着燕王早日继位,好与正妃和离,扶侧妃邓氏为正。

    ”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正是朱元璋派来监视秦、晋二王府的人。

    中年男子对小厮说:“知道了,你继续盯着,有什么动静,随时禀报。

    ” 小厮应了一声,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中年男子则转身朝着燕王府的方向走去,他要尽快将这个消息禀报给皇帝陛下——秦、晋二王放弃争储,对朱棣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他的储位,又稳固了一分。

     夜色渐深,应天府内的灯火渐渐熄灭。

    秦王府书房内的酒还在继续喝,而燕王府内,朱棣正与徐妙云商议着明日早朝的事宜。

    奉天殿内,朱元璋则在灯下修改着《祖训录》,添加关于朱棣庙号的规定。

    东宫之内,朱标依旧昏迷不醒,吕氏守在床边,泪水涟涟。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的天,已经变了。

    朱棣的时代,即将到来,而属于秦、晋二王的时代,早已落幕。

    这场关乎大明储位的纷争,在朱元璋的决断与朱棣的实力面前,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历史天幕:永乐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