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帝心似海与骤雨初歇

关灯
内,便将这大秦旧貌换新颜!朕能感受到你那份迫切,但治国,如同烹小鲜,火候不到,强行翻动,只会焦糊烂碎!” 他走到扶苏面前,声音低沉却重若千钧:“朕问你,你那天工苑,匠人几何?能熟稔掌握雪盐、新犁、筒车,乃至你那个‘纸’的工匠,又有几何?你那个‘蒙学堂’,连章程都未完备,师资本在何处?教材尚未编成!你便欲同时推动商税、钱庄此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政?你手下有足够精通算学、律法、商贸的干吏去执行吗?若强行推行,政策到了地方,会被那些胥吏、豪强扭曲成何等模样?最终受苦的,又是谁?”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冰水浇头,让扶苏瞬间清醒。

    他发现自己确实被接连的胜利和脑海中的宏图冲昏了头脑,忽略了执行层面的残酷现实。

    人才匮乏,基层吏治的复杂性,这些都不是靠几样发明和超前理念就能立刻解决的。

     “儿臣……知错了。

    ”扶苏这次是真心认错,冷汗涔涔而下。

    他意识到,自己来自未来的知识是优势,但也容易带来好高骛远的毛病。

    改造一个庞大的帝国,需要的是耐心、节奏和坚实的基础。

     看着扶苏幡然醒悟的样子,嬴政严厉的目光稍稍缓和:“你有大志,有奇思,朕心甚慰。

    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这‘重’,不仅仅是暗处的冷箭,更是这治国理政的千头万绪,是平衡各方利益的如履薄冰。

    要学会蓄势,待时而动。

    ” 他坐回案后,手指敲了敲那份奏疏:“商税、钱庄,并非不可行。

    但,不是现在。

    当前要务,是消化既有成果。

    将雪盐、新犁彻底推行于关中、巴蜀,深入人心,让朝廷与百姓皆得其利,让你的天工苑培养出更多可靠的人才。

    待到你根基稳固,羽翼丰满,手中握有足够多的筹码,届时再行此等变革,阻力自会小上许多,成功率也将大增。

    ” 这便是帝王心术,是稳坐钓鱼台的耐心与布局。

    嬴政并非否定扶苏的想法,而是在教导他如何更好地去实现。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扶苏心悦诚服地躬身。

    这一刻,他从嬴政身上学到的,远比任何“格物”知识都更为珍贵。

     “至于眼前……”嬴政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那些跳出来反对的,正好让朕看看,都是哪些魑魅魍魉。

    此事,你暂且放下,由朕来处置。

    你专心做好你该做之事。

    ” “诺!” 从章台殿出来,扶苏感觉仿佛卸下了一层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