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关灯
有其深意。

    这或许意味着,咸阳方面即将对漕运采取更大动作,自己这边更需要抓紧了。

     他的目光重新锁定货栈。

    连日观察,他已基本确定,那批神秘的“私货”下次经由官船转运,就在明后两天。

    他必须在此之前,找到确凿证据,至少,要弄清楚那批货最终流向何处,与何人交接。

    他像一头耐心的猎豹,收敛了所有气息,只待猎物露出破绽的瞬间。

     沛县,萧何离开后的权力空白,开始悄然显现影响。

     曹参顺理成章地接替了萧何大部分公务,他性格勇武果决,处理刑名、治安等事得心应手,但在钱谷、文书等需要精细算计和长远布局的事务上,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几桩以往由萧何协调、涉及乡绅利益的田宅纠纷,处理起来便磕磕绊绊,引得一些乡绅颇有微词。

     而刘季,在最初的失落与警惕过后,一种异样的活跃开始在他身上复苏。

    萧何在时,他虽为亭长,结交豪杰,但许多事情下意识会倚重萧何的谋断。

    如今萧何这座“靠山”离去,他反而觉得身上某种无形的束缚松开了。

     他往县衙跑得更勤了,与曹参称兄道弟,帮忙处理一些曹参不擅长的琐碎事务,展现自己“仗义”、“能办事”的一面。

    他也更加频繁地呼朋引伴,与樊哙、卢绾、周勃、夏侯婴等人饮酒聚会,席间高谈阔论,臧否人物,那股天然的凝聚力与领袖气质,在失去萧何的制衡后,似乎更加凸显出来。

     这一日,他在泗水亭舍与樊哙几人饮酒,几碗酒下肚,话也多了起来。

     “萧何兄弟去了咸阳,是好事!”刘季举着酒碗,脸色微红,“咱沛县也能出这样的人物!说明咱这地方,风水好!” 樊哙大声附和:“对!大哥说得对!萧功曹能干,大哥你也不差!” 刘季哈哈一笑,将酒饮尽,抹了把嘴,眼神却带着几分清醒的锐利:“不过啊,兄弟们,萧何走了,咱沛县的事儿,还得咱自己扛起来。

    曹参那人,勇是勇,就是……嘿,有些事,还得咱们兄弟多帮衬着点。

    ” 他这话,看似关心县务,实则隐隐在重新划分沛县的话语权,将他自己和他这个小团体,置于一个更核心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