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深空预警

关灯
电磁步枪的核心:线圈与弹丸的暴力美学军区靶场的临时实验室里,C14电磁步枪的原型机已经组装完成。

    这把枪长1.2米,枪身用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质,重量只有3.5kg,比传统的95式步枪还轻0.8kg,但系统给出的参数却足以震撼所有人:初速度2100m/s,有效射程1500米,能穿透10mm厚的均质钢甲——这是电磁武器的暴力美学,靠电磁线圈产生的洛伦兹力推动弹丸,没有火药的轰鸣,却有更强的杀伤力。

     “线圈绕制是关键。

    ”蔚林峰拿着一把游标卡尺,测量枪身内的电磁线圈,“系统要求用0.8mm的无氧铜线,绕制12层,每层匝数180,公差不能超过±2匝。

    ”之前团队用普通铜线绕制,测试时线圈发热严重,初速度只有1800m/s,还不到标准的90%。

     “得换无氧铜线,纯度99.99%的那种。

    ”李铁山拿着一卷新铜线,这是从军工电缆厂紧急调运的,导电率比普通铜线高5%。

    他和工人用绕线机精准绕制,每绕一层就用绝缘纸隔开,再用环氧树脂固定,确保线圈不会松动。

    绕制完成后,蔚林峰用阻抗仪测试,阻抗值2.3Ω,刚好符合系统要求。

     弹丸的研发同样不轻松。

    系统建议用钨合金材质,直径7mm,长度25mm,头部做成尖锥形,能减少空气阻力。

    但军工局提供的钨合金棒硬度太高,普通车床加工时刀具磨损严重,半天才能做出一颗弹丸,根本满足不了批量测试需求。

     “用激光切割。

    ”蔚林峰联系了中科院的激光实验室,调来了一台1000W的光纤激光器。

    激光束像一把无形的刀,在钨合金棒上精准切割,每秒就能做出一颗弹丸,尺寸误差≤0.01mm。

    测试时,弹丸从电磁步枪射出,高速摄像机拍下的轨迹几乎是一条直线,没有丝毫偏移。

     C14电磁步枪单独测试成功后,新的问题出现了:怎么和CMC300动力甲适配?之前把步枪挂在动力甲的左臂挂钩上,射击时后坐力让动力甲的手臂晃动,弹着点偏差高达20cm,远超过军方要求的5cm。

     “得在动力甲的右臂加‘稳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