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深空预警

关灯
架’。

    ”蔚林峰指着动力甲的右臂图纸,“在肘关节外侧装一个液压阻尼支架,射击时支架自动弹出,顶住步枪的枪托,缓冲后坐力。

    ”工人用3D打印机做出支架原型,装在动力甲上测试——当电磁步枪开火时,支架稳稳顶住枪托,动力甲的手臂晃动幅度从15°降到2°,弹着点偏差缩小到3cm,完全达标。

     供弹系统的适配更复杂。

    系统给出的“甲枪协同协议”要求动力甲的背甲储存弹仓,通过柔性输弹管给步枪供弹,输弹速度要达到10发/秒。

    团队在背甲里装了一个50发容量的弹仓,输弹管用高强度尼龙材质,内壁涂覆聚四氟乙烯,减少弹丸的摩擦阻力。

    测试时,蔚林峰按下动力甲手套上的供弹按钮,弹仓里的钨合金弹丸通过输弹管快速进入步枪,没有出现卡弹现象。

     “试射!”李少校在靶场指挥室下达指令。

    蔚林峰穿着CMC300动力甲,手持C14电磁步枪,对准1000米外的均质钢甲靶。

    他通过头盔的全息屏锁定目标,按下扳机——没有火药的巨响,只有电磁线圈的轻微嗡鸣,弹丸瞬间击中靶标,钢甲靶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弹孔,穿透深度12mm,比系统预期的还多2mm。

     “好!”指挥室里爆发出欢呼,张工程师拿着测试报告激动地说:“初速度2150m/s,有效射程1600米,弹着点偏差3cm,这数据比咱们的狙击步枪还强!”系统提示音响起:【C14电磁步枪研发完成,甲枪协同误差≤3cm,获军方批量生产许可,影响力+;当前总影响力:!解锁“动力甲抗腐蚀涂层研发方案”】。

     试射成功的喜悦还没褪去,蔚林峰的头盔又弹出了系统预警——这次是更详细的生物样本分析图:屏幕上显示着一种类似“虫子”的生物结构,身体长约50cm,外壳呈深褐色,头部有两对复眼,口器分泌着淡绿色的液体,旁边标注着“腐蚀性:pH值1.2,能腐蚀普通钛合金,24小时内穿透5mm板材”。

     “这东西要是落到地球上,后果不堪设想。

    ”蔚林峰把预警画面投影到指挥室的大屏幕上,李少校和陈教授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

    陈教授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