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要脑袋了?

关灯
那队明军骑兵的到来如同及时雨,惊散了溃兵,也暂时驱散了朱由检心头的阴霾。

    尽管那将领并未认出他的身份,但看到依旧有大明成建制的军队在活动,并且保持着基本的军纪,这对朱由检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马车不敢在是非之地久留,王承恩忍着后怕,挥动马鞭,驱使着青骢马加速前行。

    车厢里,朱由检看着趴在身边、运用“法力”疗伤后伤口已不再流血、精神也恢复了不少的黄轩,眼神复杂。

    他伸手,轻轻抚摸了一下黄轩脖颈处柔软的毛发,动作有些生疏,却带着真挚的感激。

     “神犬,又劳你为朕涉险了。

    ”他在脑海中轻声道。

     黄轩舒服地眯起眼,蹭了蹭崇祯的手,在心里回应:“分内之事,陛下不必挂怀。

    只是接下来我们得更小心了,这些溃兵比流贼更无顾忌。

    ” 经此一劫,三人更加警惕,专挑更偏僻难行的小路,宁可绕远,也尽量避免与大队人马接触。

    黄轩的“潜行匿踪术”和强化版“伪装术”成了保命的关键,让他们屡次有惊无险地避开了几股小规模的乱兵和土匪。

     一路颠簸,餐风露宿。

    干粮很快见底,那点腊肉和肉肠早已吃完,大部分时间只能靠王承恩用所剩无几的铜钱向沿途村落购买一些粗粝的饼子和浑浊的饮水果腹。

    朱由检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原本养尊处优的皮肤变得粗糙,但那双眼眸深处,属于帝王的优柔寡断似乎在渐渐被一种乱世磨砺出的坚韧所取代。

     黄轩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狗的耐受力强些,但营养跟不上,原本蓬松的金毛(在伪装术下看起来灰扑扑的)也失去了不少光泽,显得瘦削了些。

    他无比怀念现代社会的狗粮和罐头,甚至觉得系统出品的“压缩木屑军粮丸”似乎也不是不能考虑一下……但看看那可怜的75点能量,还是忍住了。

     数日后,他们终于抵达了运河重镇——沧州地界。

     尚未进入沧州城,便能感受到此地气氛的紧张与不同。

    运河之上,往来的船只明显增多,有官船,有商船,更多的是挤满了逃难人群的民船。

    岸上,通往城门的官道设有关卡,有穿着号衣的兵丁把守,盘查比之前严密了许多。

     “陛下,看旗号,是山东总兵刘泽清的兵马。

    ”王承恩远远望了一眼关卡上的旗帜,低声对车厢内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朱由检眉头微蹙。

    刘泽清?此人他记得,骄横跋扈,拥兵自重,之前朝廷调他勤王便推三阻四,如今……他会是忠是奸? 黄轩也嗅到了空气中不寻常的味道。

    他竖起耳朵,能听到关卡处兵丁粗鲁的呵斥声,以及一些被拦下的行人焦急的辩解。

     “看来不能直接进城了。

    ”黄轩在脑海里对崇祯说道,“刘泽清态度不明,我们这身份经不起盘查。

    得想办法绕过沧州城,或者找地方补充些给养就走。

    ” 朱由检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王承恩驾着车,没有直接前往城门关卡,而是绕到了城外运河边的一处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