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矿石

关灯
语,指尖在虚拟书页上划过,“《农桑辑要》言,此等气候,若得灌溉,其实利于某些耐旱作物积累糖分……沙棘味酸,但若日照足够,是否甜度可增?若能推广种植,不仅固沙,其果能否酿醋?或晒干储备,聊充军粮?” 她将这个想法,连同初步的利弊分析,用工整却依旧带着几分稚气的字迹,记录在册子的第二页。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素的推演和不确定的疑问。

     【结合多源信息,提出关于西疆作物(沙棘)潜在深加工方向构想。

    逻辑链条初步建立。

    奖励积分:1.5。

    能量+2%。

    】 系统的奖励比以往丰厚。

    显然,这种跨知识的、具有建设性的思考,更受“青睐”。

    积分涨到了5.3,能量储备到了27%。

     她又将注意力投向《百工初解》里的纺织器械图样,结合《边陲风物志》提及西疆有畜养牛羊,毛产尚可,但纺织技术落后的描述。

     “若能将中原纺车稍作改良,使其更易操作,效率稍增,能否鼓励边民自行纺织毛线,编织衣物,稍解布帛紧缺?或至少,能织出更厚实的毛毡,用于营帐保暖?” 她甚至凭着记忆和想象,在册子空白处,用简陋的线条勾勒了一个加了简易脚踏板、试图省力的纺车草图,旁边标注着改进思路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尝试进行简易工具改良设计,基于对边陲实际需求的初步理解。

    奖励积分:2点。

    能量+2.5%。

    】 积分突破7点,能量接近30%。

     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工蚁,疯狂汲取着一切能接触到的知识,再将它们掰开、揉碎,试图拼凑出对那片遥远苦寒之地有用的东西。

    每一个灵光乍现的念头,无论多么异想天开,都被她认真记录在册。

    她知道,这些想法现在看起来很可笑,但这是她唯一能拿出的东西。

     期间,景弈来过一次,依旧是沉默地取走写满的册页,留下新的空白纸张,没有任何评价,如同一个没有感情的传递工具。

     林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