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服装生意的合伙智慧

关灯
不少。

     瑶瑶姐的厂子,对我们而言,就是命根子。

    但命根子也不能就靠一条啊!瑶瑶姐仗义归仗义,可厂子规模就那么大,我那“江湖风”的念头一直往外冒,设计图越攒越多,她那边的产能,快跟不上趟了。

    一款设计排期能抻到俩月后,黄花菜都凉了!急得我在电话这头抓耳挠腮。

     保田蹲在摊后头啃包子,含糊不清地说:“汪哥,老话讲得好,不能把鸡蛋搁一个篮子里。

    我看,是时候找‘二姨太’了。

    ”噗!这话噎得我直翻白眼。

    道理是那么个道理,但从他嘴里出来咋就听着像要去偷情似的? 寻摸新厂子这事,成了那段时间的头号重任。

    大厂子?人压根瞧不上我们这小单子。

    小作坊?那坑可真不少!有家看着挺干净的厂,老板胖乎乎的,说话贼和气,拍着胸脯保证:“小兄弟放心,俺们这是给大牌代工的!你这点活儿,保证又快又好!” 头批试单,拿回来五件样衣,摊开一看,我和保田面面相觑:说好的水墨“剑”字,印得活像半拉发霉的冬瓜;袖侧功夫小人儿的腿,愣给印劈叉了!那胖老板接了电话还叫屈:“哎呀兄弟,艺术嘛,稍微走点形更有意境…”意境你个锤子!直接拉黑,这“二姨太”太不靠谱!挑搭档,光看面相和好话,那是哄幼儿园小朋友的把戏。

    水深水浅,得自己伸脚下去趟一趟才知道。

    代工厂就像搭伙过日子,脾气秉性对了,日子才顺溜。

     后来真让我们撞大运,找到了老陶的厂。

    说是厂,其实就是城郊结合部租的几间大平房,十几台机器轰隆隆地响。

    老陶本人精瘦,话不多,脸上褶子里都嵌着机油的味儿。

    他拿起我的设计稿,眯着眼看了足足五分钟,才沙哑着嗓子开口:“画得挺好,但这个渐变色,得加三毛钱。

    料子你要这种?容易钩丝,不如试试这个。

    ”他把成本、工艺、材料的门道给你摊得明明白白。

    谈完价,他硬是留我俩在他食堂吃了顿油乎乎但实在的饭,啃着排骨他说:“年轻人想做东西,是好事。

    东西好,路才长。

    ”这话朴实得就像他食堂里的大馒头,但听了就让人鼻子有点发酸,胃里踏实。

     老陶,成了我们真正的“二姨太”,不,是“二厂长”!这层关系,是实打实的互信铺出来的。

    遇着个懂行的、能点醒你的、还不坑你的代工厂老板,那真是创业路上捡到了宝!这比请人吃十顿鲍鱼都值。

    信任这玩意儿,就是在泥巴地里一起趟,一起解决那一个个“三毛钱”和“钩丝”的破事里攒出来的。

     回头客多了,光靠南站和庆春路这几个摊子那点客流,跟撒芝麻盐似的,喂不饱咱这嗷嗷待哺的小野心。

    保田开始念叨:“汪哥,你说咱这SUDU,总不能一辈子蹲马路边上啃风喝尘吧?得找地儿生根发芽!”这才有了我们盘下秦尚总老婆四季青档口的事情。

     有了四季青的铺面,感觉正规了,腰杆子好像也硬了点。

    但你前脚把城管那档子“游击战”的本事收起来,后脚新的对手就冒出来了——职业打假人!有个戴眼镜、夹着皮包的精瘦男人,在我们档口转了两圈,拎起一件标着“限量款”的工装夹克,“啪”甩出一沓文件在柜台上,唾沫星子喷老高:“什么限量款?忽悠谁呢!虚假宣传!工商局还是法院,你选!” 我这人平时大大咧咧,关键时候容易懵。

    保田一听这味不对,立马切换“影帝哭穷术”2.0版,愁眉苦脸就差掉眼泪:“大哥!您是明眼人!这限量,限量在我们这小店里啊!我们老板…就是画图那哥们儿,”他指指我,“为了这设计,都快熬秃了!统共就做了三十件,放这店里卖,可不就是限量版嘛!”他声音带颤,“我们小本生意,真不容易…” 那男人愣是被他说懵了,半信半疑地看着我俩。

    保田趁机使眼色,我麻溜地掏出设计手稿本翻给他看,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涂改和确实只写了“30”的出货单,男人气势弱了下来,最后买了件衣服,还“教育”了我们几句“要诚信”才走。

    这顿“哭穷+亮底牌”的组合拳,算是糊弄过去了。

    有执照的铺面,规则战升级了!遇到专业的对手,硬刚不行,得用点土办法加小机灵。

    哭穷有时能激起对方那点“高抬贵手”的恻隐之心,但底线不能破。

     铺子开起来了,开销跟着就翻着跟头上去了:房租、水电、员工工资、给厂里做货的预付款……那感觉,就像刚喘口气,又被拖进更深的泥潭。

    原创设计的梦很美,可那钱砸下去,跟石头扔井里差不多,咚的一声,啥动静都看不着。

    设计?打版?定面料?小批量生产?每一步都跟吸金兽一样。

    保田看着账本上越来越薄的数字,直嘬牙花子:“汪哥,咱这原创设计,可真是吞金兽啊!再这么下去,咱俩就得把铺子押出去吃沙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奈之下,“拿来主义”又得提上日程。

    但这次我们不叫“贴牌”了,美其名曰——“联名爆款选品”!保田隔三差五就往四季青别的市场钻,他那眼光确实毒辣,总能在一堆大同小异里扒拉出点新鲜玩意儿。

    拿回来,换SUDU标,挂个“灵感碰撞·侠气新选”的小牌子。

    别说,靠着这批货的回血速度,才勉强支撑着我不停地烧钱设计。

    每次保田从其他市场扛着几大包衣服回来,我俩眼神一碰,心里都明白:这是在给那点“江湖侠梦”输血续命呢!理想主义的粮草,一大半靠现实主义的鸡血养着。

    坚持原创的路,是拿“抄来”的快钱,一砖一瓦铺出来的。

    这滋味,说高尚点叫“曲线救国”,说实在点就是“放下清高啃杂粮”。

     原创路上也不是没摔过大跟头。

    我呕心沥血搞了个“青花侠客”系列。

    白底蓝花,本想做出青花瓷的韵味融合武侠的飘逸,设计图看着老漂亮了!瑶瑶姐和老陶那边都没问题,信心满满地投了一大笔钱下去。

    结果呢?衣服出来是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