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镇中初中,村里崽进城里笼
关灯
小
中
大
里面放着好几张桌子,桌上摞着一摞一摞作业本、教案、茶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静坐在靠窗那张桌子前,戴着一副旧框眼镜,正低头看一堆试卷。
窗户开着,风把她桌上的稿纸吹得微微翘起一角。
“老师。
”我小声叫了一句。
“进来。
”她头也没抬。
我站在桌前,不知道手往哪儿放,只能抓住自己裤腿。
过了一会儿,她从那堆试卷里抽出一张,放到桌面上,指尖在右上角点了一下:“这张是你的。
” 我低头一看—— 是我们刚报到那天做的摸底试卷。
语文总分120,我考了—— 104。
这个分数,说不上天才,但对一个平时作文都是“今天风和日丽”的乡下娃来说,已经有点离谱了。
尤其是选择题,全中。
那天做题的时候,我本来就是抱着“蒙一下试试”的心态,结果题目一个个往正确答案上撞。
蒙到后面我自己都想笑:这也太配合了。
现在这一张卷子红笔写着分数,摆在杨静桌上。
“老师,我……” 我刚想辩解,她抬起头打断我。
“你这分数。
”她说,“看着像抄来的。
” 语气平静,像在说天气。
脑子里阿峰的脸、祠堂的碗、记账本上的那几行字一起往上冲。
——某种意义上,这分还真不像我一个人挣的。
“我没有抄。
”我条件反射,“我们那一排中间隔得很远。
” “我没说你抄谁。
”她摘下眼镜,放在一边,“我说的是——看不出‘你’在哪儿。
” 她用笔点点卷子:“选择题全对,填空只错一空,翻译基本到位,作文……” 她停顿了一下,翻到作文那页,“‘我的家乡’。
” “你写柳树、河、稻田,写蚂蚱、牛粪、知了,细节很多。
” 她抬头看我:“这篇我信是你写的。
” “前面那一大串标准答案,我暂时不信。
” 我愣住了。
她接着说:“不是说你一定抄,是说——以我看过的卷子经验,这种‘前面像一本参考书,后面像你奶’的组合,很容易翻车。
” “我……”我张嘴,又不知道要解释什么。
难道跟她说:“老师,我没抄人,我顶多算抄了点天意”? 她把卷子推到我面前:“你以前语文成绩怎么样?” “中等偏上吧。
”我老实,“有的时候看运气。
” “哦。
”她并不惊讶,“那大概率就是运气突然好了一回。
” “老师你不信运气?”我忍不住问。
“我信。
”她淡淡,“我特别信。
” 她把卷子收回去:“我信运气在短期内能让一个人高一截,但我更信——它迟早会要回来。
” 这话,说得我心里一下子空了一块。
她又补了一句:“不过你也别太紧张。
” “紧张啥?”我嘴硬。
“我没去告你‘有作弊嫌疑’。
”她说,“我就留个心,以后多看几次你,是不是每次都这么有运气。
” 她站起来,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或者——你会不会一直这样高开低走。
” “……” “你可以当我在吓唬你。
”她拿起卷子,“反正我当老师这么多年,看见过太多一开始考得好、后来掉下去的人。
” “那老师,你觉得我是哪种?”我鬼使神差问了一句。
她看着我,眼神里没什么温度,但也不是讨厌。
“我现在只知道一点。
”她说,“你今天在课堂上读得一塌糊涂,比很多人要差。
” “但是——”她顿了一下,“你至少没装作自己很厉害。
” 她把卷子塞回那一叠里面:“明天上课前,你提前十分钟来教室,把第一课再读三遍给自己听。
” “给自己听?” “对。
”她说,“不是给我听,是给你自己听,让你习惯一下你自己的声音。
” “至于你那一百零四分——”她把眼镜戴回去,“我会盯着,看看它是运气泡沫,还是命硬本钱。
” 我站在原地,觉得自己像个刚被银行审核过贷款的人。
“好了,出去吧。
”她低头继续改卷,“别挡风。
” 我推门出去,走廊里风一下子冲进来,把她桌上的几张试卷吹得角翘了翘。
她伸手压了压,头也没抬。
我站在走廊上,手抠着墙皮,心里想着她刚刚那句—— “我会盯着。
” —— 然后呢? 晚上回宿舍,自习时我打开那本小破本,翻到最后一页,犹豫了一下,在角落写了一行小字: “××年×月×日,镇一中摸底语文,104分。
注:被杨静怀疑是运气。
” 写完,我自己看了一眼那句“怀疑是运气”,没忍住,在后面添了三个小字: “——确实是。
” (本章完) 喜欢那年我把全村气运偷走了请大家收藏:()那年我把全村气运偷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静坐在靠窗那张桌子前,戴着一副旧框眼镜,正低头看一堆试卷。
窗户开着,风把她桌上的稿纸吹得微微翘起一角。
“老师。
”我小声叫了一句。
“进来。
”她头也没抬。
我站在桌前,不知道手往哪儿放,只能抓住自己裤腿。
过了一会儿,她从那堆试卷里抽出一张,放到桌面上,指尖在右上角点了一下:“这张是你的。
” 我低头一看—— 是我们刚报到那天做的摸底试卷。
语文总分120,我考了—— 104。
这个分数,说不上天才,但对一个平时作文都是“今天风和日丽”的乡下娃来说,已经有点离谱了。
尤其是选择题,全中。
那天做题的时候,我本来就是抱着“蒙一下试试”的心态,结果题目一个个往正确答案上撞。
蒙到后面我自己都想笑:这也太配合了。
现在这一张卷子红笔写着分数,摆在杨静桌上。
“老师,我……” 我刚想辩解,她抬起头打断我。
“你这分数。
”她说,“看着像抄来的。
” 语气平静,像在说天气。
脑子里阿峰的脸、祠堂的碗、记账本上的那几行字一起往上冲。
——某种意义上,这分还真不像我一个人挣的。
“我没有抄。
”我条件反射,“我们那一排中间隔得很远。
” “我没说你抄谁。
”她摘下眼镜,放在一边,“我说的是——看不出‘你’在哪儿。
” 她用笔点点卷子:“选择题全对,填空只错一空,翻译基本到位,作文……” 她停顿了一下,翻到作文那页,“‘我的家乡’。
” “你写柳树、河、稻田,写蚂蚱、牛粪、知了,细节很多。
” 她抬头看我:“这篇我信是你写的。
” “前面那一大串标准答案,我暂时不信。
” 我愣住了。
她接着说:“不是说你一定抄,是说——以我看过的卷子经验,这种‘前面像一本参考书,后面像你奶’的组合,很容易翻车。
” “我……”我张嘴,又不知道要解释什么。
难道跟她说:“老师,我没抄人,我顶多算抄了点天意”? 她把卷子推到我面前:“你以前语文成绩怎么样?” “中等偏上吧。
”我老实,“有的时候看运气。
” “哦。
”她并不惊讶,“那大概率就是运气突然好了一回。
” “老师你不信运气?”我忍不住问。
“我信。
”她淡淡,“我特别信。
” 她把卷子收回去:“我信运气在短期内能让一个人高一截,但我更信——它迟早会要回来。
” 这话,说得我心里一下子空了一块。
她又补了一句:“不过你也别太紧张。
” “紧张啥?”我嘴硬。
“我没去告你‘有作弊嫌疑’。
”她说,“我就留个心,以后多看几次你,是不是每次都这么有运气。
” 她站起来,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或者——你会不会一直这样高开低走。
” “……” “你可以当我在吓唬你。
”她拿起卷子,“反正我当老师这么多年,看见过太多一开始考得好、后来掉下去的人。
” “那老师,你觉得我是哪种?”我鬼使神差问了一句。
她看着我,眼神里没什么温度,但也不是讨厌。
“我现在只知道一点。
”她说,“你今天在课堂上读得一塌糊涂,比很多人要差。
” “但是——”她顿了一下,“你至少没装作自己很厉害。
” 她把卷子塞回那一叠里面:“明天上课前,你提前十分钟来教室,把第一课再读三遍给自己听。
” “给自己听?” “对。
”她说,“不是给我听,是给你自己听,让你习惯一下你自己的声音。
” “至于你那一百零四分——”她把眼镜戴回去,“我会盯着,看看它是运气泡沫,还是命硬本钱。
” 我站在原地,觉得自己像个刚被银行审核过贷款的人。
“好了,出去吧。
”她低头继续改卷,“别挡风。
” 我推门出去,走廊里风一下子冲进来,把她桌上的几张试卷吹得角翘了翘。
她伸手压了压,头也没抬。
我站在走廊上,手抠着墙皮,心里想着她刚刚那句—— “我会盯着。
” —— 然后呢? 晚上回宿舍,自习时我打开那本小破本,翻到最后一页,犹豫了一下,在角落写了一行小字: “××年×月×日,镇一中摸底语文,104分。
注:被杨静怀疑是运气。
” 写完,我自己看了一眼那句“怀疑是运气”,没忍住,在后面添了三个小字: “——确实是。
” (本章完) 喜欢那年我把全村气运偷走了请大家收藏:()那年我把全村气运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