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她熬夜刷题,我蒙题摸奖
关灯
小
中
大
之前背单词的残存记忆,还能靠“感觉”选择。
有几题,我确实有思路——比如遇到否定词、转折词,脑子里会自动亮起以前老师画过的那条线。
但更多时候,我是看着四个选项,心里默念: “你们谁要是愿意当我的朋友,就自己站出来。
” 有时候那根线真会自己亮。
写到阅读时,我开始抓狂——这东西不太给运气留空间。
我硬着头皮把文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猜。
猜多了,人就开始麻。
我写到最后一题的时候,时间只剩三分钟。
“还剩三分钟。
”唐婉提醒。
我想改一改前面几道心里不太踏实的选择题,手抬起来又放下。
从小到大,有一条民间规律:第一眼看上的选项,往往不会太差。
我决定尊重这条规律。
铃响,收卷。
程溪放下笔时,整张卷子写得整整齐齐,连修改痕迹都很干净。
我斜眼看了一下她的座位——她写满了草稿纸。
“写完了?”我问。
“废话。
” “难不难?” “正常难度。
”她捏了捏自己的手指,“比中考略简单。
” 她转头看我:“你呢?” “正常瞎。
” 她哼了一声:“你再这样,中考那次就是你运气的巅峰了。
” “那也挺辉煌。
”我自嘲,“有人一生都没巅峰。
” 她白了我一眼,一句话没再多说。
5 英语小测成绩发下来那天,孙老师照例把试卷往桌上一拍:“这次,平均分还不错,但两极分化有点严重。
” “有同学考了高分,有同学被分考了。
” 教室里笑声一片,又立刻安静。
“最高分九十七,最低分三十多。
”他报数字,“九十以上的同学有五个,八十以上的是——” 他报了几个名字,教室里悄悄有人在用指尖敲桌子,数自己在不在那个范围。
“这次第二名——”他顿了一下,“林宴。
” 教室“哗”地一声。
包括我自己。
我愣了两秒,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是,我……”我下意识抬头。
“听不清?”孙老师抬了抬下巴,“你是第二。
” “你们那个‘欧皇’同学。
”陈定笑着小声补刀。
孙老师又补了一句:“而且这次,你的阅读还不错。
” 我更懵:“……阅读?” “运气好到能猜对两篇阅读,这你也配。
”程溪冷不丁插话。
孙老师敲敲讲台:“程溪。
” 她立刻闭嘴。
“那第一是谁?”有同学问。
“程溪。
”孙老师淡定,“九十七。
” 教室里又“哦——”了一声。
这下明白了——我没压过她,但紧追着她。
“好了,发卷子。
” 卷子一张一张传下来的时候,我能明显感觉到路过我桌子时,多了一点注目礼。
“哎哟,欧皇。
” “蒙题摸奖选手。
” “下次考试前借我摸摸你手?” 我把卷子翻过来,看了一眼分数:九十三。
确实高。
再往下看具体扣分—— 选择题错两道,完形错一题,语法填空小错几处,阅读错一题。
客观题部分,确实偏高。
我心里“咯噔”一下。
如果这是纯靠实力……我应该会更高兴一点。
现在,高兴之余带了一大坨心虚。
程溪拿到卷子,低头看分。
她看着自己的九十七,表情一点没松。
她先把错的那几题用红笔圈起来,写下“粗心”两个字。
然后余光瞥了一眼我的卷子。
她眼神往下扫,停在客观题那一排。
“……” 她视线明显顿住半秒。
6 下课铃一响,她拎着我的卷子就走。
“喂——你干嘛?”我赶紧站起来。
“借你卷子用一下。
”她头也不回。
“你也要膜拜欧皇?” “我是在帮你找问题。
”她冷冷,“你有问题的地方太多了。
” “那你拿我卷子干嘛?” “研究一下。
”她没解释太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跟着走出教室,她把卷子铺在走廊的窗台上,整个人贴近一点。
我第一次发现程溪认真看东西的时候,头会微微歪着,像猫在盯猎物。
她从选择题第一道开始往下看。
“这题你凭什么选B?” “感觉。
” “什么感觉?” “这个单词长得像答案。
” 她抬头瞪我:“你认真的吗?” 我举手:“发誓。
” 她再往下:“这题,四个选项里只有一个我认识,你怎么选的?” “我就选我认识的。
” “你就不觉得考试在考你认识多少?” “你认识越多,越容易怀疑自己。
”我耸耸肩,“我认识少,选起来就很专一。
” 这话说得太欠揍,但不完全是假话。
她沉默了几秒,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卷子。
她一题一题对着看,把我每一道蒙对的题都用笔点一下。
看着看着,她皱眉越来越紧。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她问。
“说了,感觉。
” “你感觉是什么?” “就是看到题的时候,脑子里先蹦出来的那个选项。
” “那你为什么不改?” “从小到大,我改了多数都是改错。
” 她没再说话,只是把卷子合上。
我看得出来——她被激到了。
一个熬夜刷题的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自己所有缜密推演,被别人一句“我凭感觉”盖过去。
7 晚上第二节晚自习,是“自选作业时间”。
大部分人都在写数学,或者提前预习物理。
我拿着英语卷子,把错的几道题圈起来,用铅笔在旁边
有几题,我确实有思路——比如遇到否定词、转折词,脑子里会自动亮起以前老师画过的那条线。
但更多时候,我是看着四个选项,心里默念: “你们谁要是愿意当我的朋友,就自己站出来。
” 有时候那根线真会自己亮。
写到阅读时,我开始抓狂——这东西不太给运气留空间。
我硬着头皮把文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猜。
猜多了,人就开始麻。
我写到最后一题的时候,时间只剩三分钟。
“还剩三分钟。
”唐婉提醒。
我想改一改前面几道心里不太踏实的选择题,手抬起来又放下。
从小到大,有一条民间规律:第一眼看上的选项,往往不会太差。
我决定尊重这条规律。
铃响,收卷。
程溪放下笔时,整张卷子写得整整齐齐,连修改痕迹都很干净。
我斜眼看了一下她的座位——她写满了草稿纸。
“写完了?”我问。
“废话。
” “难不难?” “正常难度。
”她捏了捏自己的手指,“比中考略简单。
” 她转头看我:“你呢?” “正常瞎。
” 她哼了一声:“你再这样,中考那次就是你运气的巅峰了。
” “那也挺辉煌。
”我自嘲,“有人一生都没巅峰。
” 她白了我一眼,一句话没再多说。
5 英语小测成绩发下来那天,孙老师照例把试卷往桌上一拍:“这次,平均分还不错,但两极分化有点严重。
” “有同学考了高分,有同学被分考了。
” 教室里笑声一片,又立刻安静。
“最高分九十七,最低分三十多。
”他报数字,“九十以上的同学有五个,八十以上的是——” 他报了几个名字,教室里悄悄有人在用指尖敲桌子,数自己在不在那个范围。
“这次第二名——”他顿了一下,“林宴。
” 教室“哗”地一声。
包括我自己。
我愣了两秒,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是,我……”我下意识抬头。
“听不清?”孙老师抬了抬下巴,“你是第二。
” “你们那个‘欧皇’同学。
”陈定笑着小声补刀。
孙老师又补了一句:“而且这次,你的阅读还不错。
” 我更懵:“……阅读?” “运气好到能猜对两篇阅读,这你也配。
”程溪冷不丁插话。
孙老师敲敲讲台:“程溪。
” 她立刻闭嘴。
“那第一是谁?”有同学问。
“程溪。
”孙老师淡定,“九十七。
” 教室里又“哦——”了一声。
这下明白了——我没压过她,但紧追着她。
“好了,发卷子。
” 卷子一张一张传下来的时候,我能明显感觉到路过我桌子时,多了一点注目礼。
“哎哟,欧皇。
” “蒙题摸奖选手。
” “下次考试前借我摸摸你手?” 我把卷子翻过来,看了一眼分数:九十三。
确实高。
再往下看具体扣分—— 选择题错两道,完形错一题,语法填空小错几处,阅读错一题。
客观题部分,确实偏高。
我心里“咯噔”一下。
如果这是纯靠实力……我应该会更高兴一点。
现在,高兴之余带了一大坨心虚。
程溪拿到卷子,低头看分。
她看着自己的九十七,表情一点没松。
她先把错的那几题用红笔圈起来,写下“粗心”两个字。
然后余光瞥了一眼我的卷子。
她眼神往下扫,停在客观题那一排。
“……” 她视线明显顿住半秒。
6 下课铃一响,她拎着我的卷子就走。
“喂——你干嘛?”我赶紧站起来。
“借你卷子用一下。
”她头也不回。
“你也要膜拜欧皇?” “我是在帮你找问题。
”她冷冷,“你有问题的地方太多了。
” “那你拿我卷子干嘛?” “研究一下。
”她没解释太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跟着走出教室,她把卷子铺在走廊的窗台上,整个人贴近一点。
我第一次发现程溪认真看东西的时候,头会微微歪着,像猫在盯猎物。
她从选择题第一道开始往下看。
“这题你凭什么选B?” “感觉。
” “什么感觉?” “这个单词长得像答案。
” 她抬头瞪我:“你认真的吗?” 我举手:“发誓。
” 她再往下:“这题,四个选项里只有一个我认识,你怎么选的?” “我就选我认识的。
” “你就不觉得考试在考你认识多少?” “你认识越多,越容易怀疑自己。
”我耸耸肩,“我认识少,选起来就很专一。
” 这话说得太欠揍,但不完全是假话。
她沉默了几秒,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卷子。
她一题一题对着看,把我每一道蒙对的题都用笔点一下。
看着看着,她皱眉越来越紧。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她问。
“说了,感觉。
” “你感觉是什么?” “就是看到题的时候,脑子里先蹦出来的那个选项。
” “那你为什么不改?” “从小到大,我改了多数都是改错。
” 她没再说话,只是把卷子合上。
我看得出来——她被激到了。
一个熬夜刷题的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自己所有缜密推演,被别人一句“我凭感觉”盖过去。
7 晚上第二节晚自习,是“自选作业时间”。
大部分人都在写数学,或者提前预习物理。
我拿着英语卷子,把错的几道题圈起来,用铅笔在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