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我这边被淋成狗,那边河堤灯没灭
关灯
小
中
大
早上六点多,我被雷声炸醒。
不是夸张的那种,是那种真·“床板在抖”的炸法——上铺胖子整个人在床板上弹了一下,迷迷糊糊骂了句:“哪个孙子关我闹钟?” 外面雨还在下,落在窗台上,噼里啪啦像有人在撒硬币。
我翻身摸手机,屏幕一亮,系统界面先抢在微信前面蹦出来: 【暴雨事件进展更新】 古柳镇上游降雨量:超常年同期130% 古柳村河堤风险指数:从0.8降至0.7(人为防御稍有成效) 分命任务B项状态:可部分启动 “你起这么早干嘛?” 我揉了揉眼睛,“今天不用打卡吗?” 【灾害不会按上课时间发生。
】 “会说话就多说一点。
”我翻白眼,“昨晚我没点,你现在是什么态度?继续劝购?” 【新增子任务:】 【B-1:今晚24小时内,古柳村不发生‘人员伤亡’类事件】 【所需气运值:当前可分配额度的10%】 【副作用:触发后24小时内,你个人将集中体验部分‘中等不顺’事件】 “你这叫什么中等不顺?”我眯眼,“是考试挂一科,还是出门踩三坨狗屎?” 【示例:被随机点名、手机小损坏、社交误会、临时调整任务等。
】 “……你这玩的是人生模拟经营游戏?”我忍不住笑了一声,“十个点,买一份‘今天古柳村不死人’的保险?” 【你可以理解为短期人身险。
】 我又想起昨晚妈发的语音,老王他们半夜扛着手电在河边走来走去。
十个点听起来不多,但问题是—— 我的气运,不是无限续杯的。
我没回它,把界面缩到最小,点开微信。
家族群里一堆信息已经刷上来: 【老王:昨夜一切正常,继续加强巡堤】 【我妈:@所有人大家在家睡好觉就行,别去河边添乱】 【一个堂叔:现在雨水就是钱,看看能不能蓄一点】 【另一个亲戚:你不要瞎说,前几年淹那次你忘啦?】 照片里,河面水已经涨得挺高了,堤上摆着几盏黄灯,光被雨一打,模模糊糊的,像纸壳盒子里头点的蜡烛。
我盯着那几盏灯看了几秒,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很不合时宜的画面—— 那年大车祸之后,我站在村口,路边也是这么几盏灯,旁边贴着白纸。
我心口一紧,没吃早饭就只穿了件外套往外冲。
“你干嘛去?”胖子在后面喊。
“去食堂排队,抢不湿的包子。
”我随口糊弄一句。
—— 雨把操场刷得像一口大铁盆。
大家撑着伞往食堂挤,一路上都是水坑。
有人穿拖鞋,走一步溅一脚,骂骂咧咧地说:“这雨再下两天,我们校园可以发展内河航运。
” 我钻进食堂,空气里是蒸汽和湿鞋味混在一起的味道。
阿姨看见我,熟练地问:“几个包子?” “两个肉的,一个菜的,再来一碗粥。
”我说。
她手一抖,多丢了一个包子在盘子里。
“哎,多了一个,我不要——” 话还没说完,她冲我笑:“多给你一个,长得老实。
” 我愣了一下,想起系统那句“集中体验中等不顺”,突然有点心虚——这算加一点运气还是多一点负担? 我端着盘子往里走,一眼就看见程溪。
她把校服外套搭在椅子背上,头发绑得紧紧的,桌上摊着一本书,一边吃一边看。
对面空着一个位子。
我犹豫了半秒,还是自觉坐过去。
“早。
”我说。
“你今天起得挺精神啊。
”她抬了一眼,“暴雨没把你淋坏?” “被雷炸醒的。
”我戳了一下包子,“昨晚我们那边放汛,河水挺高。
” “古柳那条河?”她停下筷子,“有事吗?” “目前没淹。
”我说,“有事的话估计已经上新闻了。
” 她看我一眼:“你这种语气听着很不安。
” “我这种语气叫理智。
” “行,你理智,你最理智。
” 她叹口气,“反正以山河社那群人的尿性,要真淹了他们第一个赶过去拍纪录片。
” “你怎么对他们仇恨值这么高?”我问。
“不是仇恨,是预感。
” 她放下筷子,“你不觉得吗?他们今天一定会蹭这场雨说事。
” —— 她说得一点都没错。
早自习后,全院临时取消了大部分理论课,改成在大礼堂开一个什么“安全教育+社会实践动员大会”。
我们坐在后排,前面挂着横幅——【关注防汛安全,投身社会实践】。
台上先是辅导员念文件,念到一半,我已经开始打哈欠。
然后就是熟悉的山河社logo,被投在大屏幕上。
那帮人是真的会抓机会。
换了件低调点的马甲——【山河公益联合实践营】,但logo角落那条“山河社出品”的小字还是没藏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次来的是一个男老师和一个学姐。
老师负责念PPT,学姐负责好看。
学姐一上台,全场就安静了两秒。
长发,白T,牛仔裤,外面套了件简洁的学院风开衫,脸不是那种网红精修感,而是“看一眼就觉得她成绩很好”的类型。
胖子立刻凑到我耳边:“那是我们院学生会副主席,校级奖学金常客,B站上还有学习vlog。
你说命运是不是很不公平?” “少看点vlog,你会感觉公平一点。
”我说。
学姐接过话筒,声音很软:“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哈。
” 底下一堆男生开始挺直背。
她笑了笑:“大家都知道,这两天咱们省的汛情比较严峻。
我们山河公益联合实践营,和几家平台在谈一个方案——招募一批来自重点流域地区的同学回乡做安全宣传、线上直播,用你们的视角记录真实一线。
” 她说话的节奏很舒服,语速不快,眼神扫过下面的时候,会适当地在某几个角落停一停,那一瞬间你会错觉她在看你。
“当然,不是让大家去冒险。
” 她赶紧补了一句,“我们会优先安排大家在安全位置做采访、记录,还有后方的数据整理。
” PPT翻到下一页,补贴标准、实践时长、合作平台logo一排排亮出来。
“我就说吧。
”程溪在我旁边小声,“他们要是连这波汛情都不拿来做项目,我当场喊他们良心企业。
” “你这逻辑挺阴阳怪气。
”我说。
“现实就这么阴阳怪气。
”她回怼,“他们要是真的只想帮忙,就不会把平台logo打这么大。
” 台上老师接过话筒:“同学们,如果你们的家乡刚好是重点汛情区域,也可以和辅导员报名,我们会优先考虑。
” 下面有人起哄:“那
不是夸张的那种,是那种真·“床板在抖”的炸法——上铺胖子整个人在床板上弹了一下,迷迷糊糊骂了句:“哪个孙子关我闹钟?” 外面雨还在下,落在窗台上,噼里啪啦像有人在撒硬币。
我翻身摸手机,屏幕一亮,系统界面先抢在微信前面蹦出来: 【暴雨事件进展更新】 古柳镇上游降雨量:超常年同期130% 古柳村河堤风险指数:从0.8降至0.7(人为防御稍有成效) 分命任务B项状态:可部分启动 “你起这么早干嘛?” 我揉了揉眼睛,“今天不用打卡吗?” 【灾害不会按上课时间发生。
】 “会说话就多说一点。
”我翻白眼,“昨晚我没点,你现在是什么态度?继续劝购?” 【新增子任务:】 【B-1:今晚24小时内,古柳村不发生‘人员伤亡’类事件】 【所需气运值:当前可分配额度的10%】 【副作用:触发后24小时内,你个人将集中体验部分‘中等不顺’事件】 “你这叫什么中等不顺?”我眯眼,“是考试挂一科,还是出门踩三坨狗屎?” 【示例:被随机点名、手机小损坏、社交误会、临时调整任务等。
】 “……你这玩的是人生模拟经营游戏?”我忍不住笑了一声,“十个点,买一份‘今天古柳村不死人’的保险?” 【你可以理解为短期人身险。
】 我又想起昨晚妈发的语音,老王他们半夜扛着手电在河边走来走去。
十个点听起来不多,但问题是—— 我的气运,不是无限续杯的。
我没回它,把界面缩到最小,点开微信。
家族群里一堆信息已经刷上来: 【老王:昨夜一切正常,继续加强巡堤】 【我妈:@所有人大家在家睡好觉就行,别去河边添乱】 【一个堂叔:现在雨水就是钱,看看能不能蓄一点】 【另一个亲戚:你不要瞎说,前几年淹那次你忘啦?】 照片里,河面水已经涨得挺高了,堤上摆着几盏黄灯,光被雨一打,模模糊糊的,像纸壳盒子里头点的蜡烛。
我盯着那几盏灯看了几秒,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很不合时宜的画面—— 那年大车祸之后,我站在村口,路边也是这么几盏灯,旁边贴着白纸。
我心口一紧,没吃早饭就只穿了件外套往外冲。
“你干嘛去?”胖子在后面喊。
“去食堂排队,抢不湿的包子。
”我随口糊弄一句。
—— 雨把操场刷得像一口大铁盆。
大家撑着伞往食堂挤,一路上都是水坑。
有人穿拖鞋,走一步溅一脚,骂骂咧咧地说:“这雨再下两天,我们校园可以发展内河航运。
” 我钻进食堂,空气里是蒸汽和湿鞋味混在一起的味道。
阿姨看见我,熟练地问:“几个包子?” “两个肉的,一个菜的,再来一碗粥。
”我说。
她手一抖,多丢了一个包子在盘子里。
“哎,多了一个,我不要——” 话还没说完,她冲我笑:“多给你一个,长得老实。
” 我愣了一下,想起系统那句“集中体验中等不顺”,突然有点心虚——这算加一点运气还是多一点负担? 我端着盘子往里走,一眼就看见程溪。
她把校服外套搭在椅子背上,头发绑得紧紧的,桌上摊着一本书,一边吃一边看。
对面空着一个位子。
我犹豫了半秒,还是自觉坐过去。
“早。
”我说。
“你今天起得挺精神啊。
”她抬了一眼,“暴雨没把你淋坏?” “被雷炸醒的。
”我戳了一下包子,“昨晚我们那边放汛,河水挺高。
” “古柳那条河?”她停下筷子,“有事吗?” “目前没淹。
”我说,“有事的话估计已经上新闻了。
” 她看我一眼:“你这种语气听着很不安。
” “我这种语气叫理智。
” “行,你理智,你最理智。
” 她叹口气,“反正以山河社那群人的尿性,要真淹了他们第一个赶过去拍纪录片。
” “你怎么对他们仇恨值这么高?”我问。
“不是仇恨,是预感。
” 她放下筷子,“你不觉得吗?他们今天一定会蹭这场雨说事。
” —— 她说得一点都没错。
早自习后,全院临时取消了大部分理论课,改成在大礼堂开一个什么“安全教育+社会实践动员大会”。
我们坐在后排,前面挂着横幅——【关注防汛安全,投身社会实践】。
台上先是辅导员念文件,念到一半,我已经开始打哈欠。
然后就是熟悉的山河社logo,被投在大屏幕上。
那帮人是真的会抓机会。
换了件低调点的马甲——【山河公益联合实践营】,但logo角落那条“山河社出品”的小字还是没藏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次来的是一个男老师和一个学姐。
老师负责念PPT,学姐负责好看。
学姐一上台,全场就安静了两秒。
长发,白T,牛仔裤,外面套了件简洁的学院风开衫,脸不是那种网红精修感,而是“看一眼就觉得她成绩很好”的类型。
胖子立刻凑到我耳边:“那是我们院学生会副主席,校级奖学金常客,B站上还有学习vlog。
你说命运是不是很不公平?” “少看点vlog,你会感觉公平一点。
”我说。
学姐接过话筒,声音很软:“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哈。
” 底下一堆男生开始挺直背。
她笑了笑:“大家都知道,这两天咱们省的汛情比较严峻。
我们山河公益联合实践营,和几家平台在谈一个方案——招募一批来自重点流域地区的同学回乡做安全宣传、线上直播,用你们的视角记录真实一线。
” 她说话的节奏很舒服,语速不快,眼神扫过下面的时候,会适当地在某几个角落停一停,那一瞬间你会错觉她在看你。
“当然,不是让大家去冒险。
” 她赶紧补了一句,“我们会优先安排大家在安全位置做采访、记录,还有后方的数据整理。
” PPT翻到下一页,补贴标准、实践时长、合作平台logo一排排亮出来。
“我就说吧。
”程溪在我旁边小声,“他们要是连这波汛情都不拿来做项目,我当场喊他们良心企业。
” “你这逻辑挺阴阳怪气。
”我说。
“现实就这么阴阳怪气。
”她回怼,“他们要是真的只想帮忙,就不会把平台logo打这么大。
” 台上老师接过话筒:“同学们,如果你们的家乡刚好是重点汛情区域,也可以和辅导员报名,我们会优先考虑。
” 下面有人起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