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我这边被淋成狗,那边河堤灯没灭
关灯
小
中
大
古柳算不算?”
我背脊一僵。
台上的老师愣了一下,可能不太熟地名,偏头问了学姐一句什么。
学姐眼睛一亮,稍微翻了一下手里的名单,抬头问:“古柳村是吧?在老龙山下那个?” 全场目光刷地朝我这边看。
胖子立刻举手:“老师,我们这儿有一个。
” 然后他不讲武德地伸手把我推了起来。
我被迫站起来,感觉自己像课上被点名回答问题的倒霉蛋。
“同学,你是古柳那边的?”学姐冲我笑,“那太好了,我们这次重点关注的就是你们那一带。
” “……老师,那个,我们村现在挺忙的。
”我硬着头皮,“不一定有心情上镜。
” 底下几排传来细碎的笑声。
学姐没有尴尬,反而顺势说:“正因为忙,才更需要有人帮着记录呀。
你们想想,十年之后,回头看,会感谢当年那个在一线拿起手机的人。
” 我心里“哼”了一声—— 十年前那场车祸现场要是有人拿起手机拍,古柳现在估计不是“典型问题村”,而是“典型血腥现场”。
台上老师继续说:“这是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表现好的同学,将来评奖评优我们都会综合考虑。
” 底下有人小声讨论:“评奖评优?那有点动心了。
” 程溪在我旁边冷笑:“你看,来了,利益绑定。
” 我又坐下,屁股刚落到椅子上,手机在口袋里震了一下。
灰碗界面在屏幕角落偷偷冒出一块: 【检测到与你地缘相关的外部项目:山河公益联合实践营】 【提示:该项目若深入古柳,将改变当地未来十年‘运气认知’结构。
】 【该变量暂不纳入本轮分命任务,但将作为后续隐藏条目D记录。
】 “你他妈还发展隐藏条目了?”我在心里骂,“你这是系统还是策划案?” 【复杂系统不会只提供三种选项。
】 台上还在讲荣誉、证书、合作平台。
我手机塞回口袋里,整个人像被双层夹心饼干夹在中间—— 上面是“公益”和“荣誉”的话术,下面是系统冷冰冰的计数。
—— 动员大会结束的时候,雨下得更大了。
回宿舍路上,鞋底被水泡得“吱吱”响。
胖子拿手机对着操场拍视频:“哇,今天的操场可以养鱼。
” “你小心点。
”我提醒,“雨天手机容易滑。
” 话音刚落,他前脚一个打滑,手机真的从他手里飞了出去,在空中画出一个优美的抛物线,“噗通”一声掉进了操场边缘的水坑里。
“我靠!”胖子惨叫,“你乌鸦嘴!” 他蹲在那儿捞了半天,手机满身泥回来,屏幕黑成一片。
“完了。
”他哀嚎,“我所有的游戏记录啊——” 我心里咯噔一下——刚才嘴一开,结果先砸在他头上,这要按系统那账,是算在谁头上? 手机又震了一下。
我躲到一边,偷偷点开灰碗: 【你刚才的“口头提醒”行为,为他规避了更大风险(原预测为摔倒导致骨折)。
】 【当前中等不利事件1:他人手机受损、不涉及人身伤害。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你把本来可能砸在他腿上的晦气,变成了砸在他手机上的?”我心里吐槽。
【是人们日后会说的那种:‘还好只是手机坏了’。
】 “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参与了微调。
】 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原来很多时候,所谓“运气好一点”,就是从“人出事”换成“物出事”。
我还没来得及多想,宿舍群又在刷消息: 【班长:通知,下午那节公共课不取消,只是上课地点改到实验楼。
】 【某同学:?我们还以为能放一下午假】 “你看吧。
”胖子恨恨地说,“暴雨了还不放课,这就是命。
” “命是早就给你写好的,课是人写的。
”我嘴快了一句。
“你这话怎么听着像算命的?”他狐疑看我。
“可能我注定适合这个专业。
”我糊弄过去。
—— 下午那节公共课,老师是全校有名的“点名狂魔”。
大家刚坐下,他就拿着花名册扫视我们:“今天的天气挺有意思啊,外面暴雨,里面还算安静。
那我们就来点有趣的——随机提问。
” 我立刻低头疯狂翻书,试图用“眼不见为净”躲过一劫。
“那位——”老师手里的粉笔一圈,精准地点到了我这排,“古柳村来的同学,嗯……林宴。
” 全班一阵起哄。
我抬头,心里骂了一句脏话—— 平时这么多人,怎么偏偏点到我? 系统界面悄无声息弹出一条小字: 【中等不顺事件2: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被随机点名。
】 “同学,回答一下刚才的问题。
”老师微笑,“暴雨灾害中,最容易被忽略但事实上最重要的,是哪一项?” 我脑子嗡的一声—— 刚才我在翻页,根本没听前面讲什么,只模模糊糊记得几个关键词。
“是……预警体系?”我试探。
老师摇头。
“是……堤坝建设?” “也不是。
” 我闭了一下眼,昨晚那些语音、照片在脑子里刷屏—— 巡堤的人、熬夜的村干部、被催着不要去河边添乱的乡亲。
“是人。
”我下意识说,“是那些被当成理所当然的人。
” 教室里安静了一瞬。
老师愣了一下,笑意里多了一点意味不明:“教材上的答案是‘转移疏散’,你这个答案不规范,但……也不能算错。
” 他在花名册上写了点什么:“那就给你个‘部分正确’。
” 底下有人起哄:“老师,你这是看人家运气好,偏心了。
” 我回过头,冲那人笑了一下:“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就看很多‘人不见了’。
” 那人被我盯得有点发怵:“我开个玩笑,你别这么说。
” 系统界面又弹了一条: 【中等不顺事件2-修正:被点名时未按标准答案作答,但得到一定程度认可。
】 【对应调整:古柳村某河段巡堤人员轮换及时一次,避免疲劳失误。
】 “你连这种事都对账?”我心里发麻,“我随口一个答案,能换来河堤多一轮轮换?” 【不是你换来的,是所有因素的合力。
】 【你只是在其中多给了一点点权重。
】 我突然想起罗半仙以前说过的一句胡话:“说话要小心,说出去的话也算因果。
” 我以前当是乡村版鸡汤,现在觉得……可能人家胡说八道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 一天倒霉的小插曲还没完。
下午四点,我去澡堂排队,轮到我进去了,洗发水刚抹上去,水突然停了。
“妈的——”整个澡堂炸锅,“又停水!
台上的老师愣了一下,可能不太熟地名,偏头问了学姐一句什么。
学姐眼睛一亮,稍微翻了一下手里的名单,抬头问:“古柳村是吧?在老龙山下那个?” 全场目光刷地朝我这边看。
胖子立刻举手:“老师,我们这儿有一个。
” 然后他不讲武德地伸手把我推了起来。
我被迫站起来,感觉自己像课上被点名回答问题的倒霉蛋。
“同学,你是古柳那边的?”学姐冲我笑,“那太好了,我们这次重点关注的就是你们那一带。
” “……老师,那个,我们村现在挺忙的。
”我硬着头皮,“不一定有心情上镜。
” 底下几排传来细碎的笑声。
学姐没有尴尬,反而顺势说:“正因为忙,才更需要有人帮着记录呀。
你们想想,十年之后,回头看,会感谢当年那个在一线拿起手机的人。
” 我心里“哼”了一声—— 十年前那场车祸现场要是有人拿起手机拍,古柳现在估计不是“典型问题村”,而是“典型血腥现场”。
台上老师继续说:“这是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表现好的同学,将来评奖评优我们都会综合考虑。
” 底下有人小声讨论:“评奖评优?那有点动心了。
” 程溪在我旁边冷笑:“你看,来了,利益绑定。
” 我又坐下,屁股刚落到椅子上,手机在口袋里震了一下。
灰碗界面在屏幕角落偷偷冒出一块: 【检测到与你地缘相关的外部项目:山河公益联合实践营】 【提示:该项目若深入古柳,将改变当地未来十年‘运气认知’结构。
】 【该变量暂不纳入本轮分命任务,但将作为后续隐藏条目D记录。
】 “你他妈还发展隐藏条目了?”我在心里骂,“你这是系统还是策划案?” 【复杂系统不会只提供三种选项。
】 台上还在讲荣誉、证书、合作平台。
我手机塞回口袋里,整个人像被双层夹心饼干夹在中间—— 上面是“公益”和“荣誉”的话术,下面是系统冷冰冰的计数。
—— 动员大会结束的时候,雨下得更大了。
回宿舍路上,鞋底被水泡得“吱吱”响。
胖子拿手机对着操场拍视频:“哇,今天的操场可以养鱼。
” “你小心点。
”我提醒,“雨天手机容易滑。
” 话音刚落,他前脚一个打滑,手机真的从他手里飞了出去,在空中画出一个优美的抛物线,“噗通”一声掉进了操场边缘的水坑里。
“我靠!”胖子惨叫,“你乌鸦嘴!” 他蹲在那儿捞了半天,手机满身泥回来,屏幕黑成一片。
“完了。
”他哀嚎,“我所有的游戏记录啊——” 我心里咯噔一下——刚才嘴一开,结果先砸在他头上,这要按系统那账,是算在谁头上? 手机又震了一下。
我躲到一边,偷偷点开灰碗: 【你刚才的“口头提醒”行为,为他规避了更大风险(原预测为摔倒导致骨折)。
】 【当前中等不利事件1:他人手机受损、不涉及人身伤害。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你把本来可能砸在他腿上的晦气,变成了砸在他手机上的?”我心里吐槽。
【是人们日后会说的那种:‘还好只是手机坏了’。
】 “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参与了微调。
】 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原来很多时候,所谓“运气好一点”,就是从“人出事”换成“物出事”。
我还没来得及多想,宿舍群又在刷消息: 【班长:通知,下午那节公共课不取消,只是上课地点改到实验楼。
】 【某同学:?我们还以为能放一下午假】 “你看吧。
”胖子恨恨地说,“暴雨了还不放课,这就是命。
” “命是早就给你写好的,课是人写的。
”我嘴快了一句。
“你这话怎么听着像算命的?”他狐疑看我。
“可能我注定适合这个专业。
”我糊弄过去。
—— 下午那节公共课,老师是全校有名的“点名狂魔”。
大家刚坐下,他就拿着花名册扫视我们:“今天的天气挺有意思啊,外面暴雨,里面还算安静。
那我们就来点有趣的——随机提问。
” 我立刻低头疯狂翻书,试图用“眼不见为净”躲过一劫。
“那位——”老师手里的粉笔一圈,精准地点到了我这排,“古柳村来的同学,嗯……林宴。
” 全班一阵起哄。
我抬头,心里骂了一句脏话—— 平时这么多人,怎么偏偏点到我? 系统界面悄无声息弹出一条小字: 【中等不顺事件2: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被随机点名。
】 “同学,回答一下刚才的问题。
”老师微笑,“暴雨灾害中,最容易被忽略但事实上最重要的,是哪一项?” 我脑子嗡的一声—— 刚才我在翻页,根本没听前面讲什么,只模模糊糊记得几个关键词。
“是……预警体系?”我试探。
老师摇头。
“是……堤坝建设?” “也不是。
” 我闭了一下眼,昨晚那些语音、照片在脑子里刷屏—— 巡堤的人、熬夜的村干部、被催着不要去河边添乱的乡亲。
“是人。
”我下意识说,“是那些被当成理所当然的人。
” 教室里安静了一瞬。
老师愣了一下,笑意里多了一点意味不明:“教材上的答案是‘转移疏散’,你这个答案不规范,但……也不能算错。
” 他在花名册上写了点什么:“那就给你个‘部分正确’。
” 底下有人起哄:“老师,你这是看人家运气好,偏心了。
” 我回过头,冲那人笑了一下:“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就看很多‘人不见了’。
” 那人被我盯得有点发怵:“我开个玩笑,你别这么说。
” 系统界面又弹了一条: 【中等不顺事件2-修正:被点名时未按标准答案作答,但得到一定程度认可。
】 【对应调整:古柳村某河段巡堤人员轮换及时一次,避免疲劳失误。
】 “你连这种事都对账?”我心里发麻,“我随口一个答案,能换来河堤多一轮轮换?” 【不是你换来的,是所有因素的合力。
】 【你只是在其中多给了一点点权重。
】 我突然想起罗半仙以前说过的一句胡话:“说话要小心,说出去的话也算因果。
” 我以前当是乡村版鸡汤,现在觉得……可能人家胡说八道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 一天倒霉的小插曲还没完。
下午四点,我去澡堂排队,轮到我进去了,洗发水刚抹上去,水突然停了。
“妈的——”整个澡堂炸锅,“又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