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林宸的心理素描
关灯
小
中
大
和专业书籍,但其中夹杂着几本关于心理学和潜意识影响的书籍。
一本名为《语言的力量》的书中,多处段落被画线标注。
更令人注意的是,墙上挂着一幅奇怪的建筑草图。
图上画着一座造型奇特的塔楼,但在塔楼的顶端,却画着一个发光的灯塔图案——与“心灵灯塔”贺卡上的图案惊人地相似。
“死者最近有什么异常行为吗?”林宸询问最先到达现场的民警。
“据家属说,陈磊最近几周工作特别投入,几乎不眠不休。
还经常自言自语,说什么‘必须达到完美’、‘不能辜负期望’之类的话。
”民警翻看记录本,“哦,还有一个细节——他最近抱怨眼睛疲劳,换了三副眼镜都不满意。
” 林宸的心沉了下去。
同样的模式:精英人士、眼睛疲劳、行为改变、追求完美...然后是“意外”死亡。
回到市局,林宸立即召集团队开会。
“第五起了。
”陈建国面色铁青,“同一个模式,同一种手法。
舆论压力越来越大,上级要求我们尽快破案。
” 林宸站在白板前,上面已经更新了第五起案件的信息:“对手在加速。
之前的案件间隔几周甚至几个月,现在却越来越密集。
要么是他越来越自信,要么是...” “他感到了某种压力,或者在赶时间。
”赵思妍接话。
“或者他在向我们挑衅。
”张猛补充道,“知道我们在调查,却仍然顶风作案。
” 林宸点头:“所有这些可能性都表明,他可能开始犯错了。
加速意味着可能留下更多痕迹,挑衅意味着可能暴露更多心理特征。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转向白板,在之前的侧写旁边添加新的内容:“基于最新案件,我可以补充几点:第一,他可能对建筑或设计有特殊兴趣,或者至少对这些领域有相当了解;第二,他可能正在经历某种时间压力,可能是健康问题,也可能是外部因素;第三...” 林宸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团队成员:“第三,他可能已经开始针对我们个人。
那个‘执法者思维盲区’的帖子不是偶然,他可能在观察我们每个人的反应,甚至可能已经在策划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和判断。
”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
对手不仅是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心理操控大师,还可能已经将目光投向了调查者自己。
这场心理战,正在向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
而林宸知道,他们必须更快地找出这个“隐形推手”,否则下一个受害者,可能就在他们中间。
夜深了,林宸独自一人留在办公室,审视着白板上的心理侧写。
那个模糊的对手形象逐渐清晰起来:一个高智商、心理学背景、中年男性、有语言创伤、控制欲强、隐藏身份、可能开始感到时间压力...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语言创伤”四个字上。
为什么特别强调语言?为什么选择用暗示作为武器?为什么贺卡上的祝福语都那么精心设计? 林宸拿起手机,拨通了李教授的电话,尽管此时已是深夜。
“李教授,抱歉这么晚打扰您。
我有一个问题:在心理学史上,有没有特别着名的因语言暗示导致的悲剧事件?或者某位心理学家因语言暗示研究而备受争议?”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李教授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惊讶:“你怎么会想到这个?确实有一个案例,不过很少人知道。
二十年前,本市曾经发生过一起着名的‘暗示疗法事故’。
一位心理学家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暗示技术,导致患者自杀。
那位心理学家后来消失了,据说改行做了别的...” 林宸感到心脏猛地一跳:“您还记得那位心理学家的名字吗?” “记不太清了,好像姓严...严什么来着?我需要查一下旧资料。
” “明天一早我能去拜访您吗?”林宸急切地问。
“当然可以。
我九点在办公室等你。
” 挂断电话,林宸站在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在侧写旁边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严”字。
或许,他们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喜欢罪域图鉴请大家收藏:()罪域图鉴
一本名为《语言的力量》的书中,多处段落被画线标注。
更令人注意的是,墙上挂着一幅奇怪的建筑草图。
图上画着一座造型奇特的塔楼,但在塔楼的顶端,却画着一个发光的灯塔图案——与“心灵灯塔”贺卡上的图案惊人地相似。
“死者最近有什么异常行为吗?”林宸询问最先到达现场的民警。
“据家属说,陈磊最近几周工作特别投入,几乎不眠不休。
还经常自言自语,说什么‘必须达到完美’、‘不能辜负期望’之类的话。
”民警翻看记录本,“哦,还有一个细节——他最近抱怨眼睛疲劳,换了三副眼镜都不满意。
” 林宸的心沉了下去。
同样的模式:精英人士、眼睛疲劳、行为改变、追求完美...然后是“意外”死亡。
回到市局,林宸立即召集团队开会。
“第五起了。
”陈建国面色铁青,“同一个模式,同一种手法。
舆论压力越来越大,上级要求我们尽快破案。
” 林宸站在白板前,上面已经更新了第五起案件的信息:“对手在加速。
之前的案件间隔几周甚至几个月,现在却越来越密集。
要么是他越来越自信,要么是...” “他感到了某种压力,或者在赶时间。
”赵思妍接话。
“或者他在向我们挑衅。
”张猛补充道,“知道我们在调查,却仍然顶风作案。
” 林宸点头:“所有这些可能性都表明,他可能开始犯错了。
加速意味着可能留下更多痕迹,挑衅意味着可能暴露更多心理特征。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转向白板,在之前的侧写旁边添加新的内容:“基于最新案件,我可以补充几点:第一,他可能对建筑或设计有特殊兴趣,或者至少对这些领域有相当了解;第二,他可能正在经历某种时间压力,可能是健康问题,也可能是外部因素;第三...” 林宸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团队成员:“第三,他可能已经开始针对我们个人。
那个‘执法者思维盲区’的帖子不是偶然,他可能在观察我们每个人的反应,甚至可能已经在策划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和判断。
”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句话的分量。
对手不仅是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心理操控大师,还可能已经将目光投向了调查者自己。
这场心理战,正在向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
而林宸知道,他们必须更快地找出这个“隐形推手”,否则下一个受害者,可能就在他们中间。
夜深了,林宸独自一人留在办公室,审视着白板上的心理侧写。
那个模糊的对手形象逐渐清晰起来:一个高智商、心理学背景、中年男性、有语言创伤、控制欲强、隐藏身份、可能开始感到时间压力...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语言创伤”四个字上。
为什么特别强调语言?为什么选择用暗示作为武器?为什么贺卡上的祝福语都那么精心设计? 林宸拿起手机,拨通了李教授的电话,尽管此时已是深夜。
“李教授,抱歉这么晚打扰您。
我有一个问题:在心理学史上,有没有特别着名的因语言暗示导致的悲剧事件?或者某位心理学家因语言暗示研究而备受争议?”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李教授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惊讶:“你怎么会想到这个?确实有一个案例,不过很少人知道。
二十年前,本市曾经发生过一起着名的‘暗示疗法事故’。
一位心理学家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暗示技术,导致患者自杀。
那位心理学家后来消失了,据说改行做了别的...” 林宸感到心脏猛地一跳:“您还记得那位心理学家的名字吗?” “记不太清了,好像姓严...严什么来着?我需要查一下旧资料。
” “明天一早我能去拜访您吗?”林宸急切地问。
“当然可以。
我九点在办公室等你。
” 挂断电话,林宸站在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在侧写旁边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严”字。
或许,他们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喜欢罪域图鉴请大家收藏:()罪域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