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重建的证据链

关灯
高鸿志的彻底交代,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释放出的不仅是罪恶的真相,更是警方全面收网的行动指令。

    指挥室的屏幕上,各条战线的好消息如同雪片般纷至沓来,原本几乎断裂的证据链,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一根根重新接续、加固,变得清晰而坚实。

     陈建国坐镇中枢,眼神锐利,不断根据新情况发出指令,调度着各方资源。

    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惊涛骇浪过后,沉稳地指挥着水手们打捞战利品,修补船身,准备着最后的归航。

     对高鸿志住宅的搜查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之前的搜查找到了强酸瓶,确认了他处理凶器容器的部分供述。

    但探员们并未满足,他们相信,像高鸿志这样心思缜密的人,很可能还会留下其他蛛丝马迹。

     探员们对他的书房进行了近乎破坏性的仔细搜查——每一本书都被拿起抖散,检查是否有夹层;抽屉被整个卸下,检查背面和夹缝;家具被挪开,检查地板和墙角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厚重的精装书《化工原理》的内部,探员们发现了一个极其巧妙的隐藏夹层。

    里面不是现金或珠宝,而是几张被小心保存的、看起来像是普通收据或物流单的纸条。

     但仔细一看,内容却令人心惊!一张是数月前,通过一个隐秘的暗网渠道、使用比特币支付购买某种“特殊定制化学品”的电子记录打印件,虽然使用了假名和加密邮箱,但购买物品的化学式缩写,与法医在赵启明肺部检测到的罕见神经毒剂高度吻合!另一张是一个月前,通过一家小型、管理不规范的化学试剂商店使用假身份登记购买几种强酸、强氧化剂和DNA降解酶的记录,其种类和型号,与现场发现的污染物成分完全一致! 这些记录,如同他犯罪的“购物清单”,将他与毒物来源、污染试剂直接挂钩!虽然他事后删除了电脑和手机里的相关记录,却愚蠢地将纸质凭证藏了起来,或许是为了留作某种后手,或许只是出于一种扭曲的收藏癖,此刻却成了钉死他的铁证!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组负责搜查他家车库的探员也有了惊人发现。

    车库角落有一个不起眼的旧工具箱,里面大多是生锈的普通工具。

    但一名心细如发的女警注意到,工具箱最底层的一块隔板,似乎比周围的木板要新一点,边缘有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