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楚望台幕府

关灯
’等张扬字眼。

    只强调一点:” “此乃军门为‘应对时艰,提升效率’而做的内部调整。

    名实相符,水到渠成,旁人无刺可挑。

    ” 周培公的目光投向堂外沉沉的夜色: “此幕府之设,根基只在三事:‘安靖地方、整军备战、匡扶社稷’!一切所为,皆为此宗旨。

    ” 他话锋一转,语气坦荡磊落。

     “若他日王师北定,朝廷法度重光,此幕府是裁是并,自有天子明断!” “此心此志,光明正大,足可昭告天下!正可彰显军门恪守臣节、忠贞体国之心!” 邓名沉着冷静的听完周培公的滔滔不绝,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良久之后,他才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周培公: “先生思虑周详,此策…得体也颇为妥当。

    ” “川湖提督行辕幕府” 他略一停顿,仿佛在咀嚼这个名称。

     “不错。

    值此多事之秋,行辕事务日益繁杂。

    ” “的确需要良才幕僚协力分担,这样才能不负圣恩,不负天下百姓。

    ” 他向前一步,语气更为坚决: “如此,便依先生此议。

    ” “此事,由先生全权负责,选定章程,甄选幕僚,务求稳妥、高效。

    ” “所需钱粮人手,先生可便宜行事。

    你先拟定一个章程。

    我到时需过目拍板!” 他目光深深地看着周培公,强调道: “一切,就按你方才所说的,皆以‘安靖地方、整军备战、匡扶社稷’为宗旨!” “培公领命!定不负主公所托!” 周培公深深一揖,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两人反复斟酌勘察,最终选定武昌城内的楚望台作为幕府驻地。

     此处地势高峻,可俯瞰全城及部分江面,易守难攻。

     且原为明军练兵演武、贮藏军械之地,房舍仓库齐全。

     稍加修葺便可使用,无需大兴土木引人注目。

     更重要的是,楚望台本身在武昌素有望阙思忠之意涵。

     与幕府匡扶社稷的宗旨暗暗相合,具备一种政治上的象征意义。

     后面随着川湖提督行辕幕府的正式设立。

     渐渐地,一些颇具才干的文人、胥吏、乃至精通实务的工匠、商人开始汇聚到楚望台。

     经过初步筛选后,被分配至幕府下初步设立的军需、吏绩、刑名、工造、屯田等各曹任职。

     整个邓名控制区的军政民务管理,开始向着系统化、制度化的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但是,因‘川湖提督行辕幕府’长期驻于楚望台。

     往来官吏、军民百姓为便于指称,渐渐舍去冗长的正式名称。

     当然人更习惯直接以地名称呼其为楚望台幕府。

     时日一久,这个称呼不仅通行于湖广之地。

     就连清廷的塘报中也开始沿用此称。

     这些自然都是后话了。

     喜欢明末:铁血山河请大家收藏:()明末:铁血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