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规则的重量

关灯
标。

     白天,他依旧处理审计组交代的核对任务,一丝不苟。

     夜晚,他化身规则的剖析者和设计者。

    台灯下,他的笔在纸上飞速划过,勾勒出复杂的流程图: “项目立项阶段:引入第三方资质背调与利益关联方强制申报制度…” “审批环节:建立金额分级、双线复核机制,任何单一领导无法完成超限审批…” “资金拨付:实现财务系统与银行流水数据实时对接,杜绝时间差操作空间;增设大额资金流动的预警触发与暂缓权限…” “事后审计:变抽查为必查,审计报告直接报送集团董事会备案,与项目负责人终身追责挂钩…” 每写下一行,他都能感觉到无形的阻力在增加。

    这些条款看似公正冰冷,实则刀刀都在削减原有的权力弹性,触碰无数人的奶酪。

    他知道,这份方案一旦抛出,必将引来更猛烈的反扑。

     就在他埋头构画的第三天,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悄然传来。

     赵坤提交了辞职报告。

     没有调离,没有审查,而是干脆利落地主动离开。

     消息像滴入水面的油,迅速在私下扩散,引发了各种猜测。

     “算他识相!” “肯定是捞够本了,怕被查出来,赶紧溜了。

    ” “走了也好,省得大家难看……” 议论声中,林浩却感到一丝寒意。

    这太干脆了,干脆得不像赵坤的风格,更像是一种断尾求生,或者……更高层面的妥协与平衡?赵坤的离开,是否意味着某种交换?风暴是否就此会逐渐平息? 他立刻否定了这个天真的想法。

    赵坤充其量只是个马前卒,他的离开,或许只是为了保护水下更庞大的存在,让调查失去一个明显的突破口,从而陷入僵局。

    这是一种以退为进。

     果然,赵坤辞职后,审计组的工作似乎真的遇到了一层无形的软墙。

    一些关键的线索链条,在即将触及更核心层面时,总会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