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帐外之账
关灯
小
中
大
资质证明?还是一张原始验收单?
研读“情况说明”:重点看解释是否合理,逻辑是否通顺,签字的人是谁?这些说明往往用词模糊,充斥着“时间紧”、“特事特办”、“口头同意”等说法。
交叉验证时间线:将这些“问题项目”的执行时间点,与当时的会议纪要、流程时间进行比对。
起初,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大多数项目似乎确实是因为忙碌、疏忽造成的小问题,“情况说明”也说得通。
直到他翻开一份两年前的“员工宿舍楼小型修缮”项目档案。
项目金额不大,审计结论是“验收报告部分支撑材料缺失,附情况说明”。
缺失的是:三家比选供应商中,最终中标那家的详细报价单。
说明的解释是:“原始报价单在比选过程中不慎遗失,但比选流程合规,结果经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
” 理由似乎说得过去。
但林浩注意到,这份说明的签字人是当时城建公司综合部管后勤部的一位副主任,而项目最终付款的审批人里,有时任集团副总周启明的签名。
一个金额不大的修缮项目,需要集团副总亲自审批吗?他起了疑心。
凭着直觉,林浩没有放过这个细节。
他想起信息中心数据库里可能还能找到审计谈话记录(只有名单,没有内容)。
他尝试搜索了那次内审期间,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的谈话记录。
一条不起眼的记录引起了注意:在那位副主任签字的谈话记录中,有这样一句话——“中选公司是由集团下属某三产公司(该公司的业务与建材行业毫无关联)推荐的,当时是通过中介服务超市,以‘邀请加直选’的方式确定中标的。
” 这个三产公司的名字让林浩觉得眼熟。
他努力回忆,终于想起之前梳理南城古巷周边资产记录时,似乎见过这个公司名,它旗下曾有一个注册在外省、早已
交叉验证时间线:将这些“问题项目”的执行时间点,与当时的会议纪要、流程时间进行比对。
起初,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大多数项目似乎确实是因为忙碌、疏忽造成的小问题,“情况说明”也说得通。
直到他翻开一份两年前的“员工宿舍楼小型修缮”项目档案。
项目金额不大,审计结论是“验收报告部分支撑材料缺失,附情况说明”。
缺失的是:三家比选供应商中,最终中标那家的详细报价单。
说明的解释是:“原始报价单在比选过程中不慎遗失,但比选流程合规,结果经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
” 理由似乎说得过去。
但林浩注意到,这份说明的签字人是当时城建公司综合部管后勤部的一位副主任,而项目最终付款的审批人里,有时任集团副总周启明的签名。
一个金额不大的修缮项目,需要集团副总亲自审批吗?他起了疑心。
凭着直觉,林浩没有放过这个细节。
他想起信息中心数据库里可能还能找到审计谈话记录(只有名单,没有内容)。
他尝试搜索了那次内审期间,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的谈话记录。
一条不起眼的记录引起了注意:在那位副主任签字的谈话记录中,有这样一句话——“中选公司是由集团下属某三产公司(该公司的业务与建材行业毫无关联)推荐的,当时是通过中介服务超市,以‘邀请加直选’的方式确定中标的。
” 这个三产公司的名字让林浩觉得眼熟。
他努力回忆,终于想起之前梳理南城古巷周边资产记录时,似乎见过这个公司名,它旗下曾有一个注册在外省、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