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新城市下的蓝图与长歌

关灯
放进背包里:“要不要把广州的水稻种子带回去?苏城的土壤应该也能种。

    ”陈砚点头:“好,带一些回去,让苏梅试试。

    说不定以后苏城也能种水稻,我们就能吃到米饭了。

    ” 出发前一天,赵峰给陈砚送来了一批物资:有发电机、钢筋、水泥,还有几本建筑设计的书。

    “这些都是重建需要的,你们先用着。

    ”赵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白云据点也会派工程队过去帮忙,争取早日把苏城建成真正的家园。

    ” 第二天一早,陈砚带着林慧和念念,还有满满的物资,踏上了返回苏城的路。

    越野车行驶在废土上,念念趴在车窗边,好奇地看着外面的景象——废弃的汽车、倾颓的楼房、干涸的河流,这些在她眼里都充满了新鲜感。

    “爸爸,苏城有向日葵吗?”她突然问。

    陈砚笑着说:“现在没有,但我们可以种。

    等重建好了,我们在苏城种一大片向日葵,比广州的还大。

    ” 经过婺源据点时,陈砚特意停了下来。

    之前被救的孕妇抱着刚出生的女儿,站在据点门口等着他们。

    “听说苏城要重建了,我们也想过去帮忙。

    ”孕妇的丈夫说,“我以前是建筑工人,能帮着盖房子。

    ”陈砚高兴地答应了:“好啊,苏城正好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

    等我们把房子盖好,你们就搬过去住。

    ” 继续往前走,他们又遇到了几个幸存者——有会修机器的工程师,有会教书的老师,有会治病的医生。

    他们都听说了苏城要重建的消息,纷纷表示愿意跟着陈砚去苏城,为重建家园出一份力。

    当越野车终于驶进苏城时,车上已经坐满了人,后备箱里也装满了各种工具和物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城据点的钢板门早就打开了,林晚秋带着所有人都等在那里。

    看到陈砚带着妻女和一群幸存者回来,大家都欢呼起来。

    小宇抱着“沙粒”,跑过来拉住念念的手:“你就是念念吧?我带你去看玉米地!”念念高兴地答应了,两个孩子手拉手,朝着玉米地跑去。

     “工程队什么时候到?”林晚秋问。

    陈砚说:“昆仑基站说,三天后就到。

    我们得先清理出一片空地,用来建临时住房和仓库。

    ”阿凯立刻说:“我去组织人清理空地!以前在工地干过,知道怎么规划。

    ”林建国也说:“我去检查一下发电机和通讯设备,确保工程队来了能正常工作。

    ” 接下来的三天,苏城据点里一片忙碌。

    人们拿着铁锹和锄头,清理着据点周围的废墟;苏梅则带着几个女人,把玉米地里的蔬菜种子收起来,准备种到新开辟的农田里;陈砚和林慧则根据建筑设计书,规划着新城市的布局——哪里建住房,哪里建学校,哪里建医院,哪里建农田,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三天后,昆仑基站的工程队如期而至。

    他们带来了大型的建筑设备、充足的建材,还有专业的建筑师和工程师。

    当挖掘机的轰鸣声在苏城的废墟上响起时,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静静地看着——这是末世以来,苏城第一次响起建设的声音,也是希望的声音。

     接下来的日子,苏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废墟被一点点清理干净,地基被一点点打好,钢筋和水泥被运到工地,新的住房开始拔地而起。

    陈砚每天都在工地上忙碌,帮着工程师测量尺寸,给工人送水送食物,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林慧则在临时搭建的学校里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念念和小宇坐在第一排,认真地听着。

     西山农场的老周也带着农场的人过来帮忙。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