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新城市下的蓝图与长歌
关灯
小
中
大
带来了刚收获的玉米和孵出的小鸡,还帮着苏城开辟新的农田。
“等苏城建好了,我们就把农场搬到这里来。
”老周笑着说,“到时候,我们一起种玉米、种水稻、养鸡鸭,再也不用怕饿肚子了。
” 一个月后,第一批临时住房建成了。
白色的墙体,蓝色的屋顶,虽然简单,却很坚固。
林晚秋和阿凯率先搬了进去,他们把之前的地下停车场改造成了仓库,用来存放物资和医疗设备。
苏梅则在住房旁边开辟了一小块菜园,种上了从广州带来的蔬菜种子,很快就冒出了嫩绿的芽。
医疗点也建成了。
林建国和从婺源来的医生一起,把从盐城医院带回的医疗设备搬进了医疗点,还贴上了清晰的标识——“内科”“外科”“药房”,虽然简陋,却五脏俱全。
有一天,一个从湖州来的幸存者生病了,医生很快就诊断出是普通的感冒,给她开了药,没过几天就好了。
学校也建好了。
林慧把从白云据点带来的书籍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有语文书、数学书、历史书,还有很多儿童绘本。
念念和小宇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学校,等着其他孩子一起上课。
有时候,陈砚也会来学校,给孩子们讲他在废土上的经历,讲他如何找到妻女,讲他们如何重建家园。
半年后,苏城已经初具规模。
一排排整齐的住房,一所明亮的学校,一个设备齐全的医疗点,一大片绿油油的农田,还有一个小小的菜市场——摊位上摆着新鲜的蔬菜、鸡蛋、玉米,都是苏城自己生产的。
人们穿着干净的衣服,脸上带着笑容,每天都在为建设新家园努力着。
有一天,陈砚站在苏城的最高处,看着眼前的景象——孩子们在学校的操场上奔跑,工人们在建设新的医院,农民们在农田里收割玉米,医生们在医疗点里为病人看病。
他突然想起了断网那天的混乱,想起了在废土上挣扎的日日夜夜,想起了第一次收到昆仑基站电波时的激动。
“在想什么?”林慧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温水。
陈砚接过水杯,笑着说:“在想,我们终于建成了自己的家园。
”林慧点头,看着远处的农田:“是啊,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怕行尸,不用怕饥饿,不用怕黑暗了。
念念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安心地读书,快乐地长大。
” 就在这时,陈砚的接收器突然响了起来。
他打开一看,是昆仑基站发来的消息:“全球‘重建城市’计划进展顺利,苏城作为试点区域,已成为其他据点学习的榜样。
预计五年内,将在全球建立五十个新城市,实现人类文明的全面复苏。
” 陈砚把消息读给林慧听,林慧的眼睛里满是激动。
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在等着他们——更多的城市会拔地而起,更多的幸存者会团聚,行尸会被彻底消灭,人类文明会重新焕发生机。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苏城的每一个角落。
孩子们的笑声、工人们的歌声、农民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末世里最动听的乐章。
陈砚牵着林慧的手,看着念念在向日葵地里奔跑的身影,心里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他知道,只要他们团结在一起,只要心里的希望还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建不成的家园。
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他们用双手和汗水,重建了属于自己的城市,也重建了属于人类的未来。
而这,只是人类文明复苏的第一步,更光明、更美好的未来,还在等着他们去创造。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
“等苏城建好了,我们就把农场搬到这里来。
”老周笑着说,“到时候,我们一起种玉米、种水稻、养鸡鸭,再也不用怕饿肚子了。
” 一个月后,第一批临时住房建成了。
白色的墙体,蓝色的屋顶,虽然简单,却很坚固。
林晚秋和阿凯率先搬了进去,他们把之前的地下停车场改造成了仓库,用来存放物资和医疗设备。
苏梅则在住房旁边开辟了一小块菜园,种上了从广州带来的蔬菜种子,很快就冒出了嫩绿的芽。
医疗点也建成了。
林建国和从婺源来的医生一起,把从盐城医院带回的医疗设备搬进了医疗点,还贴上了清晰的标识——“内科”“外科”“药房”,虽然简陋,却五脏俱全。
有一天,一个从湖州来的幸存者生病了,医生很快就诊断出是普通的感冒,给她开了药,没过几天就好了。
学校也建好了。
林慧把从白云据点带来的书籍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有语文书、数学书、历史书,还有很多儿童绘本。
念念和小宇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学校,等着其他孩子一起上课。
有时候,陈砚也会来学校,给孩子们讲他在废土上的经历,讲他如何找到妻女,讲他们如何重建家园。
半年后,苏城已经初具规模。
一排排整齐的住房,一所明亮的学校,一个设备齐全的医疗点,一大片绿油油的农田,还有一个小小的菜市场——摊位上摆着新鲜的蔬菜、鸡蛋、玉米,都是苏城自己生产的。
人们穿着干净的衣服,脸上带着笑容,每天都在为建设新家园努力着。
有一天,陈砚站在苏城的最高处,看着眼前的景象——孩子们在学校的操场上奔跑,工人们在建设新的医院,农民们在农田里收割玉米,医生们在医疗点里为病人看病。
他突然想起了断网那天的混乱,想起了在废土上挣扎的日日夜夜,想起了第一次收到昆仑基站电波时的激动。
“在想什么?”林慧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温水。
陈砚接过水杯,笑着说:“在想,我们终于建成了自己的家园。
”林慧点头,看着远处的农田:“是啊,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怕行尸,不用怕饥饿,不用怕黑暗了。
念念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安心地读书,快乐地长大。
” 就在这时,陈砚的接收器突然响了起来。
他打开一看,是昆仑基站发来的消息:“全球‘重建城市’计划进展顺利,苏城作为试点区域,已成为其他据点学习的榜样。
预计五年内,将在全球建立五十个新城市,实现人类文明的全面复苏。
” 陈砚把消息读给林慧听,林慧的眼睛里满是激动。
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在等着他们——更多的城市会拔地而起,更多的幸存者会团聚,行尸会被彻底消灭,人类文明会重新焕发生机。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苏城的每一个角落。
孩子们的笑声、工人们的歌声、农民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末世里最动听的乐章。
陈砚牵着林慧的手,看着念念在向日葵地里奔跑的身影,心里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他知道,只要他们团结在一起,只要心里的希望还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建不成的家园。
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他们用双手和汗水,重建了属于自己的城市,也重建了属于人类的未来。
而这,只是人类文明复苏的第一步,更光明、更美好的未来,还在等着他们去创造。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