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文脉延新脉,新火照长鸣
关灯
小
中
大
家去协助修复。
”阿凯的语气里带着兴奋,他如今不仅是安全总监,还兼任“文化遗产保护队”的队长,常带着队员去各地抢救濒危的文明遗存。
“我已经联系了苏城大学的教授,明天一早就出发。
” 陈砚点头,心里涌起一阵感慨。
曾经,他们为了生存挣扎,如今却能有余力守护文明的火种。
从修复旧书到筹建博物馆,从分享农业技术到开展文化交流,苏城早已不是一座孤立的新城,而是连接全球文明的纽带——美洲区的太阳能技术、欧洲区的文化遗产保护经验、非洲区的生态治理实践,在这里交融碰撞,变成推动全球复苏的力量。
傍晚时分,陈砚来到苏城大学的校园。
操场上,学生们正在进行“全球据点友谊赛”,来自广州的篮球队、宁波的足球队、欧洲区的排球队,在夕阳下奔跑欢笑。
教学楼的窗户里,传来老师讲课的声音,既有传统的语文、数学,也有“末世生态修复”“跨据点协作管理”等新课程。
图书馆里,学生们围在电子屏前,查阅全球共享的学术资源,屏幕上滚动着各个据点最新的研究成果。
“陈城主,您来了!”苏城大学校长迎上来,手里拿着一份招生简章,“今年全球有一千多名学生报考咱们学校,比去年多了三成。
很多学生说,想来苏城学习,是因为这里不仅有先进的技术,还有‘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信念。
” 陈砚接过招生简章,封面上是苏城的全景图——白墙红顶的房屋沿着农田排列,通讯塔矗立在城市中央,远处的太阳能发电站泛着银光。
他想起三年前,自己在地下停车场里,连明天能否活下去都不确定,如今却能看着这样一座充满生机的城市,看着来自全球的年轻人在这里追逐梦想,心里满是自豪。
回到家时,林慧正在厨房准备晚餐,电视里播放着“全球文明复苏新闻”——美洲区的智能农场迎来丰收,欧洲区的古城修复工程完工,非洲区的第一所农业学校正式开学。
“今天收到妈妈的视频,”林慧端着菜出来,脸上带着笑容,“她说广州的地铁已经恢复了两条线路,街上的商铺都开了,和末世前没什么两样。
” 陈砚坐下,看着餐桌上的饭菜——清蒸鱼是苏城鱼塘里养的,炒青菜是老周合作社的有机蔬菜,米饭是今年新收的稻谷
”阿凯的语气里带着兴奋,他如今不仅是安全总监,还兼任“文化遗产保护队”的队长,常带着队员去各地抢救濒危的文明遗存。
“我已经联系了苏城大学的教授,明天一早就出发。
” 陈砚点头,心里涌起一阵感慨。
曾经,他们为了生存挣扎,如今却能有余力守护文明的火种。
从修复旧书到筹建博物馆,从分享农业技术到开展文化交流,苏城早已不是一座孤立的新城,而是连接全球文明的纽带——美洲区的太阳能技术、欧洲区的文化遗产保护经验、非洲区的生态治理实践,在这里交融碰撞,变成推动全球复苏的力量。
傍晚时分,陈砚来到苏城大学的校园。
操场上,学生们正在进行“全球据点友谊赛”,来自广州的篮球队、宁波的足球队、欧洲区的排球队,在夕阳下奔跑欢笑。
教学楼的窗户里,传来老师讲课的声音,既有传统的语文、数学,也有“末世生态修复”“跨据点协作管理”等新课程。
图书馆里,学生们围在电子屏前,查阅全球共享的学术资源,屏幕上滚动着各个据点最新的研究成果。
“陈城主,您来了!”苏城大学校长迎上来,手里拿着一份招生简章,“今年全球有一千多名学生报考咱们学校,比去年多了三成。
很多学生说,想来苏城学习,是因为这里不仅有先进的技术,还有‘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信念。
” 陈砚接过招生简章,封面上是苏城的全景图——白墙红顶的房屋沿着农田排列,通讯塔矗立在城市中央,远处的太阳能发电站泛着银光。
他想起三年前,自己在地下停车场里,连明天能否活下去都不确定,如今却能看着这样一座充满生机的城市,看着来自全球的年轻人在这里追逐梦想,心里满是自豪。
回到家时,林慧正在厨房准备晚餐,电视里播放着“全球文明复苏新闻”——美洲区的智能农场迎来丰收,欧洲区的古城修复工程完工,非洲区的第一所农业学校正式开学。
“今天收到妈妈的视频,”林慧端着菜出来,脸上带着笑容,“她说广州的地铁已经恢复了两条线路,街上的商铺都开了,和末世前没什么两样。
” 陈砚坐下,看着餐桌上的饭菜——清蒸鱼是苏城鱼塘里养的,炒青菜是老周合作社的有机蔬菜,米饭是今年新收的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