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同心待春来
关灯
小
中
大
收成更好。
” 挂了电话,陈砚去合作社查看冬储粮的情况。
仓库里堆满了袋装的大米和面粉,老周正指挥工人给粮食通风,防止受潮。
“陈城主,您放心,这些粮食都检查过了,没有受潮,也没有生虫,够苏城的居民和周边据点吃到明年春天。
”老周笑着说,“东北区的李建国昨天还发来消息,说他们用咱们的小麦粉做的饺子特别受欢迎,还想跟咱们合作建一个速冻食品加工厂,把饺子卖到全球去。
” “太好了,让他们放心,等明年春天,我们就派技术员过去指导,帮助他们建加工厂。
”陈砚看着仓库里的粮食,心里满是踏实——有了足够的粮食,苏城和全球的伙伴们就能安心过冬,安心等待春天的到来。
傍晚时分,雪渐渐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在苏城的上空,给白雪覆盖的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边。
陈砚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街道两旁的灯笼和春联——还有一个月就是春节了,苏城的居民们已经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贴着窗花,满是节日的氛围。
回到家时,林慧正和念念、小宇在厨房里包饺子,面粉的香气弥漫在屋子里。
“爸爸,你回来了!”念念看到陈砚,欢快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刚包好的饺子,“这是我包的饺子,里面放了白菜和猪肉,你尝尝,肯定好吃!” 陈砚接过饺子,放在手里看着——虽然形状有些不规则,但满满的都是孩子的心意。
“好啊,等煮好了,爸爸一定第一个吃。
”他顿了顿,又说,“明年一月,咱们要去非洲区参加丰收节,你们想给阿米娜姐姐带什么礼物?” 小宇睁大眼睛,兴奋地说:“我想带我的画画本,给阿米娜姐姐画苏城的雪景,还有咱们家的饺子!” 念念也说:“我想带林爷爷做的小木梳,给阿米娜姐姐梳头发,让她知道苏城的木作手艺有多好!” 林慧笑着说:“好啊,咱们明天就去准备礼物,让阿米娜姐姐和非洲区的朋友们感受到苏城的心意。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晚饭后,陈砚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看着全球联络群里的消息。
非洲区的阿米娜发来了育苗棚的照片,菜种已经开始发芽;欧洲区的玛丽团长发来了“东方木作暖冬展”的现场视频,游客们正开心地做着小木勺;美洲区的戴维斯则发来消息,说新型风力发电机已经发往非洲区,下个月就能安装;东北区的李建国发来了速冻食品加工厂的设计图,想让苏城的技术员帮忙修改。
他点开一个新的文档,开始写苏城下一步的计划:准备非洲区丰收节的礼物、协助东北区修改速冻食品加工厂的设计图、研发玉米和大豆的套种技术、筹备明年的“全球木作技艺大赛”……指尖在键盘上敲击,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计划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期待。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
陈砚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忽然想起了三百二十七天前的那个夜晚,自己在铁皮棚里守着接收器,听着外面的风声,心里满是迷茫。
而现在,他不再迷茫,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无数人跟他一样,在为了人类文明的复苏而努力。
他关掉电脑,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通讯塔。
信号指示灯规律地闪烁着,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将苏城的消息传向全球。
寒风拂过窗棂,却带不来一丝寒意——因为他知道,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互相扶持,就算是最冷的冬天,也能孕育出新的希望,就算是最遥远的距离,也能连成一片温暖的家园。
陈砚深吸一口气,心里满是信心。
属于苏城的故事,属于人类文明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们,正带着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带着这份对未来的坚定,在冬日里积蓄力量,等待着春天的到来,朝着更光明、更温暖的新征程,大步前行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
” 挂了电话,陈砚去合作社查看冬储粮的情况。
仓库里堆满了袋装的大米和面粉,老周正指挥工人给粮食通风,防止受潮。
“陈城主,您放心,这些粮食都检查过了,没有受潮,也没有生虫,够苏城的居民和周边据点吃到明年春天。
”老周笑着说,“东北区的李建国昨天还发来消息,说他们用咱们的小麦粉做的饺子特别受欢迎,还想跟咱们合作建一个速冻食品加工厂,把饺子卖到全球去。
” “太好了,让他们放心,等明年春天,我们就派技术员过去指导,帮助他们建加工厂。
”陈砚看着仓库里的粮食,心里满是踏实——有了足够的粮食,苏城和全球的伙伴们就能安心过冬,安心等待春天的到来。
傍晚时分,雪渐渐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在苏城的上空,给白雪覆盖的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边。
陈砚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街道两旁的灯笼和春联——还有一个月就是春节了,苏城的居民们已经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贴着窗花,满是节日的氛围。
回到家时,林慧正和念念、小宇在厨房里包饺子,面粉的香气弥漫在屋子里。
“爸爸,你回来了!”念念看到陈砚,欢快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刚包好的饺子,“这是我包的饺子,里面放了白菜和猪肉,你尝尝,肯定好吃!” 陈砚接过饺子,放在手里看着——虽然形状有些不规则,但满满的都是孩子的心意。
“好啊,等煮好了,爸爸一定第一个吃。
”他顿了顿,又说,“明年一月,咱们要去非洲区参加丰收节,你们想给阿米娜姐姐带什么礼物?” 小宇睁大眼睛,兴奋地说:“我想带我的画画本,给阿米娜姐姐画苏城的雪景,还有咱们家的饺子!” 念念也说:“我想带林爷爷做的小木梳,给阿米娜姐姐梳头发,让她知道苏城的木作手艺有多好!” 林慧笑着说:“好啊,咱们明天就去准备礼物,让阿米娜姐姐和非洲区的朋友们感受到苏城的心意。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晚饭后,陈砚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看着全球联络群里的消息。
非洲区的阿米娜发来了育苗棚的照片,菜种已经开始发芽;欧洲区的玛丽团长发来了“东方木作暖冬展”的现场视频,游客们正开心地做着小木勺;美洲区的戴维斯则发来消息,说新型风力发电机已经发往非洲区,下个月就能安装;东北区的李建国发来了速冻食品加工厂的设计图,想让苏城的技术员帮忙修改。
他点开一个新的文档,开始写苏城下一步的计划:准备非洲区丰收节的礼物、协助东北区修改速冻食品加工厂的设计图、研发玉米和大豆的套种技术、筹备明年的“全球木作技艺大赛”……指尖在键盘上敲击,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计划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期待。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
陈砚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忽然想起了三百二十七天前的那个夜晚,自己在铁皮棚里守着接收器,听着外面的风声,心里满是迷茫。
而现在,他不再迷茫,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无数人跟他一样,在为了人类文明的复苏而努力。
他关掉电脑,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通讯塔。
信号指示灯规律地闪烁着,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将苏城的消息传向全球。
寒风拂过窗棂,却带不来一丝寒意——因为他知道,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互相扶持,就算是最冷的冬天,也能孕育出新的希望,就算是最遥远的距离,也能连成一片温暖的家园。
陈砚深吸一口气,心里满是信心。
属于苏城的故事,属于人类文明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们,正带着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带着这份对未来的坚定,在冬日里积蓄力量,等待着春天的到来,朝着更光明、更温暖的新征程,大步前行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