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春归万物苏,协作向新程

关灯
邀请各地的匠人来参赛,让木作技艺在交流中不断创新。

    ” 林爷爷点点头,脸上满是期待:“好啊,我一定好好准备,给年轻人们做个榜样。

    ” 中午,陈砚去合作社的厨房吃饭,厨师正在用德国面包坊送的酵母做全麦馒头,厨房里弥漫着麦香。

    “陈城主,您尝尝这馒头,比之前的更松软,更好吃!”厨师递过来一个刚出锅的馒头,热气腾腾的。

     陈砚接过馒头,咬了一口,麦香在嘴里散开,带着淡淡的甜味。

    “不错,比我想象中还好吃。

    让面点师傅把配方记下来,以后就按照这个配方做,还要教给东北区的面点师傅,让他们也能做出这么好吃的馒头。

    ” 下午,陈砚接到了李建国从东北区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已经收到了抗倒伏小麦种,正在忙着播种,还拍了视频给陈砚看。

    “陈城主,您看这小麦种,颗粒多饱满,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我们还按照您的建议,跟大豆一起套种,希望能提高产量。

    ” “太好了,你们辛苦了。

    ”陈砚挂了电话,心里满是踏实——有了好种子,有了好技术,有了全球伙伴的支持,今年的春耕一定能顺利完成,今年的秋天也一定能迎来大丰收。

     傍晚时分,陈砚回到家,林慧正和念念、小宇在院子里种向日葵。

    念念手里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着坑,小宇则负责放种子,脸上满是认真。

    “爸爸,你回来了!”念念看到陈砚,欢快地跑过来,“这是咱们去年收的向日葵种子,我要把它们种在院子里,秋天就能看到好多向日葵了!” 陈砚走过去,蹲下身,帮小宇把种子埋好:“好啊,等向日葵长出来,咱们就把花籽收下来,寄给非洲区的阿米娜姐姐,让她也种向日葵,让非洲的田野里也开满向日葵。

    ” 小宇睁大眼睛,兴奋地说:“太好了,我还要给阿米娜姐姐画向日葵,让她知道苏城的向日葵有多漂亮!” 林慧笑着说:“好啊,咱们明天就准备画纸和画笔,让你们给阿米娜姐姐寄去。

    ” 晚饭后,陈砚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看着全球联络群里的消息。

    非洲区的阿米娜发来了稻田的照片,秧苗已经移栽好,绿油油的一片;欧洲区的玛丽团长发来了“东方木作春季展”的现场视频,游客们正开心地做着小木勺;美洲区的汤姆发来了玉米试种的照片,种子已经发芽,冒出嫩绿的芽尖;东北区的李建国发来了小麦播种的视频,田里满是忙碌的身影。

     他点开一个新的文档,开始写苏城下一步的计划:协助非洲区建设稻米加工厂、指导东北区开展小麦大豆套种、筹备林爷爷德国木作交流之行、扩大小麦粉出口规模……指尖在键盘上敲击,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计划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期待。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

    陈砚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忽然想起了三百二十七天前的那个夜晚,自己在铁皮棚里守着接收器,听着外面的风声,心里满是迷茫。

    而现在,他不再迷茫,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无数人跟他一样,在为了人类文明的复苏而努力。

     他关掉电脑,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通讯塔。

    信号指示灯规律地闪烁着,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将苏城的消息传向全球。

    春风拂过窗棂,带来了田野里泥土的清香,也带来了远方的希望。

     陈砚深吸一口气,心里满是信心。

    属于苏城的故事,属于人类文明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们,正带着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带着这份对未来的坚定,在春天里播撒希望的种子,朝着更光明、更温暖的新征程,大步前行。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