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指尖上的乾坤
关灯
小
中
大
放在最右边。
第三堆,则是一些清末民国时期的高仿品。
这些仿品工艺精湛,几可乱真,若非顶尖高手,极易“打眼”。
林岳将它们归为一类,代表着他认可这些东西的工艺价值,但又明确了它们仿品的身份。
第四堆,是几片烧制失败的“窑粘”,这是从窑址附近才能捡到的标本,代表着制瓷工艺的另一种真实。
然而,林岳并没有停下。
他的目光,落在了托盘中央最后剩下的三片瓷片上。
所有人的呼吸,似乎都在这一刻屏住了。
这三片瓷器,一片是青釉,一片是白釉,还有一片是红釉,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些别扭。
林岳凝视着它们,犹豫了许久。
他将那片青釉的拿在手里,反复摩挲,又对着光看了半天,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最终,他没有将它们归入任何一堆,而是将这三片,单独放在了方几的正中央,形成了第五堆。
做完这一切,林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
他抬起头,看向孟广义,说道:“孟先生,我分完了。
” 满室寂静。
孟广义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杯底和桌面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嗒”。
他没有去看那四堆被林岳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瓷片,他的目光,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直直地射向那孤零零放在中间的三片。
“这三片,为何单独放?”孟广义沙哑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异常清晰。
梁胖子也紧张地看着林岳,他知道,这最后的难题,才是孟先生真正想考的东西。
林岳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整理了一下脑海中纷乱的思绪,沉声回答: “孟先生,这三片……我拿不准。
” 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疑惑。
“它们……”他拿起那片青釉的,指尖再次划过釉面,“它们像是真的,胎土的质感,釉面的光泽,很多细节都对。
但……但又总感觉有些说不出的别扭。
” 他努力寻找着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那种怪异的感觉。
“感觉像是……用老的胎土,老的釉料,但是用新的方法、新的窑烧出来的。
” 林-岳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砸在了孟广义和梁胖子的心上。
“这手法我没见过实物,只在潘家园一本收来的残破笔记上见过一句话,叫……‘接老底’。
” “接老底”三个字一出口,梁胖子倒吸一口凉气,脸上的震惊再也无法掩饰! 而孟广义,他那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瞳孔猛地一缩!他与梁胖子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同样的情绪——那是极致的震惊,和发现绝世宝玉般的狂喜! “接老底”,这是古玩行里一种极其隐秘、极其高明的作伪手法。
指的是用老的瓷器底足,或者老的胎土、釉料,重新进行烧制,企图瞒天过海。
这种东西,十个老师傅里有九个半要栽跟头! 而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仅看出了端倪,甚至能准确地说出这种手法的名字! 这已经不是眼力好不好的问题了。
这是天赋!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百年难遇的绝顶天赋! 孟广义看着林岳,那双锐利的眼睛里,所有的审视、考验都已消失不见,取而代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缓缓地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这是他从林岳进门到现在,第一次起身。
他走到方几前,拿起那二百块钱,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推到了林岳的面前。
“这钱,是你的了。
” 然后,他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出了下一句话。
“但从今天起,你的人,是我的了。
” 喜欢最后的把头请大家收藏:()最后的把头
第三堆,则是一些清末民国时期的高仿品。
这些仿品工艺精湛,几可乱真,若非顶尖高手,极易“打眼”。
林岳将它们归为一类,代表着他认可这些东西的工艺价值,但又明确了它们仿品的身份。
第四堆,是几片烧制失败的“窑粘”,这是从窑址附近才能捡到的标本,代表着制瓷工艺的另一种真实。
然而,林岳并没有停下。
他的目光,落在了托盘中央最后剩下的三片瓷片上。
所有人的呼吸,似乎都在这一刻屏住了。
这三片瓷器,一片是青釉,一片是白釉,还有一片是红釉,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些别扭。
林岳凝视着它们,犹豫了许久。
他将那片青釉的拿在手里,反复摩挲,又对着光看了半天,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最终,他没有将它们归入任何一堆,而是将这三片,单独放在了方几的正中央,形成了第五堆。
做完这一切,林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
他抬起头,看向孟广义,说道:“孟先生,我分完了。
” 满室寂静。
孟广义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杯底和桌面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嗒”。
他没有去看那四堆被林岳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瓷片,他的目光,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直直地射向那孤零零放在中间的三片。
“这三片,为何单独放?”孟广义沙哑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异常清晰。
梁胖子也紧张地看着林岳,他知道,这最后的难题,才是孟先生真正想考的东西。
林岳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整理了一下脑海中纷乱的思绪,沉声回答: “孟先生,这三片……我拿不准。
” 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疑惑。
“它们……”他拿起那片青釉的,指尖再次划过釉面,“它们像是真的,胎土的质感,釉面的光泽,很多细节都对。
但……但又总感觉有些说不出的别扭。
” 他努力寻找着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那种怪异的感觉。
“感觉像是……用老的胎土,老的釉料,但是用新的方法、新的窑烧出来的。
” 林-岳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砸在了孟广义和梁胖子的心上。
“这手法我没见过实物,只在潘家园一本收来的残破笔记上见过一句话,叫……‘接老底’。
” “接老底”三个字一出口,梁胖子倒吸一口凉气,脸上的震惊再也无法掩饰! 而孟广义,他那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瞳孔猛地一缩!他与梁胖子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同样的情绪——那是极致的震惊,和发现绝世宝玉般的狂喜! “接老底”,这是古玩行里一种极其隐秘、极其高明的作伪手法。
指的是用老的瓷器底足,或者老的胎土、釉料,重新进行烧制,企图瞒天过海。
这种东西,十个老师傅里有九个半要栽跟头! 而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仅看出了端倪,甚至能准确地说出这种手法的名字! 这已经不是眼力好不好的问题了。
这是天赋!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百年难遇的绝顶天赋! 孟广义看着林岳,那双锐利的眼睛里,所有的审视、考验都已消失不见,取而代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缓缓地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这是他从林岳进门到现在,第一次起身。
他走到方几前,拿起那二百块钱,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推到了林岳的面前。
“这钱,是你的了。
” 然后,他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出了下一句话。
“但从今天起,你的人,是我的了。
” 喜欢最后的把头请大家收藏:()最后的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