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政哥,我俩瞧对眼了

关灯
理! 符节传递流程,也按赵丞所议,简化登记,直达枢纽!” 当这场危机处理的详细经过和中车府推行的“新法”要点, 通过奏报呈送到秦王嬴政的案头时,年轻的秦王正对着巨大的赵国舆图,手指敲击着井陉关的位置。

     他拿起那份由赵高主笔、李令史联署的奏报。

     奏报本身条理分明,字迹虽未臻完美,但已显筋骨,更重要的是其内容—— 对羊肠阪道的挖掘利用、对驿传弊病的精准剖析、提出的改进方案,无不透着一股迥异于时人、追求极致效率的锐气与实用主义! 这正契合了他灭国大战的需求! 秦王政眼中精光一闪。

    他放下竹简,看向侍立在一旁的中车府谒者,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传中车府丞赵高,即刻觐见。

    ” 当传旨谒者再次踏入中车府,宣召赵高时,衙署内的气氛已截然不同。

     所有吏员,包括李令史,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目光复杂地聚焦在那个身着深青官袍、正伏案刻写一份调兵符节的年轻身影上。

     那目光中,再无鄙夷排斥,只剩下敬畏和一丝……与有荣焉的期待。

     赵高放下刻刀,缓缓站起身。

     灭赵之战的烽火在东方燃烧,而他,这只从污泥中挣扎飞起的雏鹰,终于要第一次,独自面对那柄即将主宰天下的、最锋利的剑刃。

     他整理了一下沾染墨迹的官袍,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跟在内侍身后,迈着虽然微跛却异常坚定的步伐,向着那座象征着秦国最高权力与战争意志的殿堂—— 章台宫,一步步走去。

    阳光穿过咸阳宫高耸的檐角,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前方的路,依旧布满荆棘,通向沙丘,通向未知,但至少,在这灭国大战的洪流中,他为自己赢得了一块立足之地,一个发出声音的机会。

     喜欢大秦,让我魂牵梦绕请大家收藏:()大秦,让我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