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桩断人未断,一杆挑翻十万番

关灯
黄河退水后,留下一片三里长的河滩,细沙里嵌着碎瓷、断戟与铜钱。

    北风从太行山缺口灌入,把滩头晾衣绳吹得铮铮如弓弦。

     阿九蹲在破船板后面,正把一件血衣拧成布绳。

    陈光庆把半截旗杆当擀面杖,在地上碾一滩黄泥,嘴里哼着小调:“杆儿长,旗儿宽,一杆挑翻十万番。

    ” “别唱了,”阿九抬头,“镶蓝旗的前锋离这儿只隔一道沙岗。

    他们一接旗,咱们就完了。

    ”陈光庆用沾满泥的手在杆头刻下一道太极鱼纹:“旗是人家的,命是咱的。

    命不能给,旗也别想留。

    ” 杆是三丈六尺白蜡木,原是清军行军大纛的副旗杆,昨夜被陈光庆趁乱锯断,拖了二十里地才到河滩。

    杆头还留着半截金漆龙纹,像未愈的伤疤。

     阿九把血衣绳缠在他腰上,打了个死结:“这是晾衣绳,浸了盐卤,比牛筋还韧。

    你只有一次机会。

    ” 陈光庆掂掂旗杆,笑道:“一次就够了。

    逆风举旗,才显得嚣张。

    ” 正午,镶蓝旗前锋三百骑列阵河滩北沿。

    旗官乌尔海手执九旒飞虎大纛,黑缎面,红火焰牙,一展一收,猎猎生风。

     乌尔海以旗为号,每挥一次,骑兵便进十步,马蹄把湿沙踏出蜂窝般的深坑。

     陈光庆赤着上身,只穿一条油渍围裙,肩扛晾衣杆改的旗杆,杆头挑的不是旗,而是一口豁边铁锅。

    锅里盛着半沸的油,撒了孜然、花椒、辣子壳,热油遇风,香飘三里。

     “三军未动,饭香先行。

    ”他冲对面大喊,“镶蓝旗的弟兄,饿不饿?” 乌尔海脸色铁青,勒马欲前。

    忽然,陈光庆把杆尾往沙里一杵,腰身一拧,三丈六尺的杆头划出一道弧线,铁锅脱杆而出,直扑飞虎大纛。

     油锅在空中翻滚,油花飞溅,像一蓬金色的火雨。

    乌尔海急挥旗格挡,旗面被热油一烫,“嗤啦”一声焦黑一片,黑烟升腾,飞虎成灰。

     与此同时,阿九从沙坑跃起,手中晾衣绳“嗖”地飞出,绳头铁钩精准缠住旗杆金顶。

    她借杆为支点,身形在半空画圆,一脚踹在旗杆中